没有每天开不完的会,批不完的文件,见不过来的人,一下子闲下来了,立马会觉得失落和落差。诗人当官也有不少当得很好的,单位里再大的领导也会成为大街上普通的老头老太太,首先心情不像以前了,没人看了,也没人一天到晚请示汇报,打扮得那么精神也没必要了,所以就会懈怠。
1、为什么诗人当官大都当不好?
你这个说法不确切,也不符合实际。第一,诗人当官也有不少当得很好的,如当代的毛泽东主席,董必武主席,陈毅元帅,叶剑英元帅等人,既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又是著名的诗人。再如,唐朝的张九龄,宋朝的晏殊、范仲淹,都是名相贤臣,又著有流芳千古的精彩诗篇,第二,古往今来,也有些诗人做官做得不太好,仕途曲拆不顺。
如唐朝的李白、杜甫、白居易,柳宗元,宋朝的苏轼等,但也正是由于他们仕途坎坷,倍受磨难,触发了灵感,创作了许多著名的诗作,应验了古人说的“愤怒出诗人”的名言。第三,能否做好官,主观上与个人的素质,气质,性格有关,客观上与所处的时代,环境,机遇有关,并不能说与是不是诗人是决定因素,但多数诗人性格过于耿直崛强,感情过于浪漫,做事不善圆滑,遇事不会灵活变通,对上不会察言观色,固执己见,不识时务,容易冒犯上司,得罪同僚,所以造成仕途不顺,这也是其中一个因素。
2、古代官员辞职以后,为什么都是告老还乡,不留在京城或者当官的地方呢?
过去采取流官制,地方官员不能担任本县本府本省的同级官员,同时,法律限制了地方官与治下富豪的交流,三年到期就得换岗位,地方官或者军官在任职地纳妾结亲家都得等职务到期之后。而且地方官留在当地没什么好处,富贵不还乡等于锦衣夜行,不能在乡党中炫耀。对中央体系官员来说,退休辞职前已经混了十几二十年,非常熟悉中央政权的工作流程与人员,
3、退休后的老领导,为什么短短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会马上衰老了?
很多老领导退休后都是这样,不奇怪。首先,领导没退休时,代表着单位的形象,所以需要每天修饰自己----穿得体的服装,保持整洁发型,头发白了还要及时染一染,总之不能给下属留下邋遢不拘小节的印象;要保证领导的良好形象,其次,在领导岗位上,一言九鼎,人人尊敬,笑脸相迎,前呼后拥,每天的精神状态都是振奋昂扬的。
俗话说得好,权力就像春药,即使回家累得瘫倒在沙发上,心情也是十分愉悦的,有十足的成就感和优越感,因此外观上总是精神抖擞,乐观向上,斗志昂扬的,一旦退休,人走茶凉,门前冷落鞍马稀。单位里再大的领导也会成为大街上普通的老头老太太,没有每天开不完的会,批不完的文件,见不过来的人,一下子闲下来了,立马会觉得失落和落差。
首先心情不像以前了,没人看了,也没人一天到晚请示汇报,打扮得那么精神也没必要了,所以就会懈怠,职业装,西服通通用不上,天天大背心,大裤衩,运动鞋的挺舒服;头发白就白吧,染得多了还容易得癌呢等等想法就都有了。您说,这人要是不好好捯饬自己,再加上心灵无所依托,外观上能不显老么?所以领导在临退休的头一年,一定要时常提醒自己,要到站了,做好退休准备,
把退休后的生活计划好,身体好有能力的可以接着找份工作做做,来个缓冲,给一个适应过程;或者发展一两个爱好,比如上头条做自媒体什么的;或者上个老年大学,学学绘画,书法,摄影;或者计划好旅行,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等等,这样退休后就不会猛地失去精神寄托,感到太大的落差。有了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也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