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文和是三国中少有的智者,分得清世事,料得准人心,观察得了大势。给董卓当参谋,能够“深入简出,静以修身”,不得罪当朝大汉旧臣,不和董卓派新势力搞在一起,对待董卓安排的事情,不表明自己的态度,只就事论事,不摆明自己态度和自己的建议,董卓势力被吕布杀了之后,贾文和最后全身而退,没有收到任何影响。
1、请问如何评论毒士贾诩?
贾文和是三国中少有的智者,分得清世事,料得准人心,观察得了大势。给董卓当参谋,能够“深入简出,静以修身”,不得罪当朝大汉旧臣,不和董卓派新势力搞在一起,对待董卓安排的事情,不表明自己的态度,只就事论事,不摆明自己态度和自己的建议,董卓势力被吕布杀了之后,贾文和最后全身而退,没有收到任何影响!可见其观察世事的能力,不同于常人。
在董卓死后,郭汜李傕被大汉老臣,以王允为首的大汉守旧派,逼上叛变之路,贾文和又审时度势,给郭汜李傕当参谋,建议两人叛变,收拾人马,杀回洛阳,掌控朝廷中枢,协助郭汜李傕两人成功捣毁了大汉朝廷守旧派势力,重新走向权力中心,但是发现郭汜李傕二人,只会饮酒作乐,不会经营天下,同时发现他们二人私心太重,判断他们终会走向灭亡,于是选择了“不参与其中的策略”,最后郭汜李傕他们二人自相残杀,贾文和不选择战队,居中避过,最后全身而退,没有受到任何影响!郭汜李傕败亡之后,贾文和选择了汉中张绣这个野势力作为自己的息身之所,发现张绣胸无大志,只有保家受命的心思,于是在曹操来攻城之前,
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张绣投降曹操,换的一个投降的功臣,虽然整个事件,并不像他设计的那样顺利,但是结局却如他料想的一样,张绣投降。其中的插曲:曹操睡了张绣的婶婶,搞的第一场投降不是那么和谐,曹操死了自己一个儿子,同时死了曹操一个爱将——典韦,但是通过这件事,充分说明了贾诩关于一切的判断,是鬼神莫测的,劝张绣投降,受到曹操的器重,最后还在曹操处获得赏识。
2、如何成为一个深藏不露、有城府的人?
根据本人阅读10年《资治通鉴》20多遍经验,我从《通鉴》提炼了6个核心,让你百战不殆,1.隐忍以行。学会司马懿的忍耐和等待,2.控制情绪,《通鉴》里顶级高手,都是控制情绪高手,情绪一旦外露,你就露底了,3.以静制动,任何时刻,都不要先说话,先让他人说。4.晦迹藏形,不要永远成为焦点,要默默做事,成为焦点就成为别人打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