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谚语表达出端午节要插艾叶,人们也将插艾叶当成是端午节的传统民俗活动之一。农民说端午节挂艾草功效最好,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人们通常于这段时间将其采收回来,用以做艾食,防病除疾;洗艾澡,驱瘟除邪;熏艾香,赶五毒二、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
1、端午节为什么要插艾?
端午节为什么要插艾?其实在没有端午节之前的中华古代先民,就懂得如何利用艾草来治病防病了。那时候的先民,因为神农尝百草,而了解到艾草可以预防和治疗很多的疫病的,这个和后来的端午节并没多大的关系,根据古书记载,很久以前的先民就摸清了艾草的功效和作用,总的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
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外用适量,供灸治或熏洗用。捣烂如绒,制成艾卷、艾柱,可做灸法之用,可以见得的是,艾草能治百病,祛除百毒的困扰,是一种经济实惠的中草药。在农村大地上分布很广,可以随手而得的制作看病治病的药材,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大家知道在古代,大体上农民和贫困人家都是没钱而缺医少药的,而艾草的多功能的治病疗效正好弥补了劳动人民的需求,而受到广泛的运用与推崇。
艾草也叫艾蒿,属于民间的一种野菜,在南方人可以吃的居多,北方人很少吃艾草,多以入药为主,艾草的奇异的香味,可以驱除多种的毒虫和害虫,起到消毒杀菌的左右。对于劳动人民来说,不花钱少花钱能治大病的药草,自然是喜欢多加,至于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说法,应该和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芒种至夏至之间,天气渐热,各种毒虫和害虫开始活动频繁有关。
2、农民说端午节挂艾草功效最好,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
农民说端午节挂艾草功效最好,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无意争颜呈媚态,芳名自有庶名知”一一再过不多时日,便是家家包角粽,户户挂新艾的端午节了!想那山间野地,定是野艾茸茸,芳草萋萋的景象了!端午节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传统节日,而艾草是早于端午节便开始被人们引用的药材。二者之间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为什么说端午节挂艾草功效最好?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一、为什么说端午节挂艾草最好?民间有谚云:“不怕十月半鬼,最怕端午节水”、“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端午节前后,正是雨水较多、空气湿热、冷热不均的时候。此时,最易引发疾病和瘟疫,也是毒虫出没最勤的时候,而艾草,早在远古便被先民发现具有驱瘟除邪,防五毒的作用。又兼其端午前后生长最旺盛,药效最好,因此,人们通常于这段时间将其采收回来,用以做艾食,防病除疾;洗艾澡,驱瘟除邪;熏艾香,赶五毒二、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关于端午节挂艾草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最能被人接受的有两种一一1.与艾草和端午节的历史起源有关艾草早在端午节之前的远古便出现了。
那时因为条件的限制,人们只能靠尝试和巫术来驱瘟辟邪,而艾草就是在不断的尝试总结中被先民发现和引用的药材,后援引至巫术中,被作为降妖除魔,驱瘟除疾的“武器”!艾草被称为“艾旗”,菖蒲则被称为“蒲剑”。民间因此有“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之说,并“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端午节则是之后的人们为了悼念爱国诗人屈原而沿袭下来的节日,
这段时间,恰好是艾草长得正盛、药效最好的时节,又兼其能散发奇特香味,可驱蚊蝇、防毒虫。因此,民间便逐渐流行起端午节悬艾人、戴艾虎、食艾糕、饮艾酒、洗艾浴、熏艾香、挂艾草等习俗,端午挂艾草便由此一直沿袭下来2.与民间传说有关端午节挂艾的习俗还有许多来自民间传说,因地域不同,传说也各各不同。其中传得最为普遍的是:唐朝末年,黄巢攻打中原,适逢端午,
有官员放出风声:“黄巢隔山摇刀,人头落地!”民众被迫逃离家园一妇人带着两个孩子逃难途中被落下,路遇一黄衣人问:“嫂嫂为何不让大孩子走路而让小孩子走路?”妇人告诉他:“大孩子是自己嫂子的遗孤,所以背着,小的是自己亲生的,刚会走路。”黄衣人感念他危难之中行忠义之事,遂叫她回家在门上插上艾草便可避免“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