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观世音菩萨的来历众说纷纭,流传着多种说法,有的说法有佛典出处,有的只是民间传闻。在佛教典籍中,与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被称誉为佛教四大菩萨,通常是一个女性形象,手中持杨柳树枝和净瓶,据说他手中的净瓶有无量法力,观音菩萨大慈大悲,可普渡人世间一切的苦难。
1、你可知观世音菩萨的来历?
关于观世音菩萨的来历众说纷纭,流传着多种说法,有的说法有佛典出处,有的只是民间传闻。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悲华经》中叙述: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长子,阿弥陀佛名叫无诤念,有一千个儿子,观世音菩萨是他的长子,名叫不眴,不眴在宝藏佛出家,宝藏佛为其授记并命名“观世音”。二,根据《观音菩萨授记经》中说,观音菩萨是莲花化生的尊贵王子,
三,《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述,观音菩萨是由佛转世的菩萨。四,《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中说,观音菩萨是妙庄王的三公主妙善,妙善公主爱修行学佛,仁孝贞洁,慈悲为怀,在大香山修行,终成正果,结语:虽说观音菩萨的来历说法不一,但是形象特点却大同小异。都是:普渡众生,救苦救难,慈悲为怀,
2、《心经》是谁说的?为什么开头没有如是我闻的字样?
今天流行在汉地的《心经》,全称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依旧是释迦牟尼佛所说,只是在汉地的版本,是一个简略版,而不是全版,以至于许多人,误以为《心经》就是现在这个样子,其实是错误的。而《心经》全版如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经)薄噶瓦德波罗蜜多哈达雅顶礼薄伽梵般若佛母此即第一卷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俱,
尔时,薄伽梵入深明法门三昧。是时,复有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观照般若波罗蜜多深妙之行,照见五蕴皆自性空,于是,寿命具足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善女子,若有欲修般若波罗蜜多深妙行者,作何修习?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寿命具足舍利子言: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子,乐修般若波罗蜜多深妙行者,应作如是观,应以五蕴亦从自性空真实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亦不异色。
受、想、行、识,亦知是空,舍利子!以是诸法性空无相,不生不灭,无垢亦无离垢,无减无增。舍利子!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无想、无行、无识;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是以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亦无不得,
舍利子!是故,菩提萨垛以无所得故,依止般若波罗蜜多,心无挂碍故,无恐怖,远离颠倒,究竟涅槃。三世安住诸佛,亦依般若波罗蜜多,得于阿耨多罗三藐上菩提,圆成佛道,故应谛知波罗蜜多咒,是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除一切苦咒,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爹雅他噶德噶德巴喇噶德巴喇桑噶德菩提梭哈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修习深妙般若波罗蜜多,
3、观音菩萨为什么又叫“观世音”?有哪些典故和历史?
观音菩萨,佛教当中一位非常知名的大菩萨。在佛教典籍中,与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被称誉为佛教四大菩萨,通常是一个女性形象,手中持杨柳树枝和净瓶,据说他手中的净瓶有无量法力,观音菩萨大慈大悲,可普渡人世间一切的苦难,佛教塑像中,观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助手,和大势至菩萨分列阿弥陀佛两胁侍,并称“西方三圣”。
在真实的佛教历史上,观音菩萨是经高僧翻译而来到中土的,就有几种不同的版本解释,鸠摩罗什将其译为观世音,唐僧玄奘将它译为观自在菩萨。因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而去掉中间的世,改为观音菩萨,寓意为普度众生,关注世人诸般疾苦,明朝后,中华大地上也流传许多关于观音菩萨的民间故事,最常见的一个,说它是天界的一位仙子,名慈航道人,慈航道人在天界莲池边曾与众人谈论佛经,看到人间许多疾苦,人们愚昧不能解脱,因此自愿来到世间渡人脱离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