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2019年是“寡妇年”,“寡妇年”特别容易受“倒春寒”,这是真的吗。“寡妇年”与农历纪年与立春息息相关,并不是说2019年只有354天,农历年天数少就是“寡妇年”,无春年又叫“寡妇年”,2019年两头“无春”是真的吗,19年是“寡妇年”,还会“倒春寒”,果农应该如何应对。
1、有人说2019年是“寡妇年”,“寡妇年”特别容易遭受“倒春寒”,这是真的吗?
有人说2019年是“寡妇年”,“寡妇年”特别容易受“倒春寒”,这是真的吗?这当然不是真的!什么是“寡妇年”?“寡妇年”是民间的一个俗话,指的是整个农历年都没有立春,立春出现在上一年的12月末和下一年的正月初!“寡妇年”是农历与阳历的巧合,有无立春只是不同历法的时间差造成的,而18年立春刚好是腊月三十,所以18年有立春,19年就是寡妇年了!什么是“倒春寒”?倒春寒指的是初春(2月末3月初)气温回升较快,到四月份,受到冷气流的影响气温突然下降的现象,倒春寒是一种气候现象,对农作物的危害较大!明白了什么是“寡妇年”,什么是“倒春寒”,相信大家应该可以看出,“寡妇年”只是不同历法造成的时差,它的发生是可以计算的!而“倒春寒”是一种气候现象,出现具有随机性,因此“寡妇年”受“倒春寒”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关注植保小贴士,获取更多农业信息!。
2、农村人说的“寡妇年”是什么意思?2019是不是“寡妇年”?
农村人说的“寡妇年”是什么意思?2019是不是“寡妇年”?很多老话规矩都是特定历史年代下由于认知能力比较浅薄而流传下来的说法,虽然流传比较广,但都属于迷信思想,没有任何说服力,2019年人们都说是寡妇年,之所以这么称呼,是因为2019年的立春是在大年三十这一天,所以立春的节气没有发生在阴历也就是农历年中,所以人们说2019年是无春年。
南方人对这种无春的念头一般称为滑年,而北方人俗称寡妇年,之所以把无春的年头称为寡妇年大概有以下方面的原因:是因为人们都比较习惯一年当中,要有头有尾,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节,所以人们称为头,而冬季是一年的尾巴。新的一年中,无头有尾,人们多认为不吉利,再有古代人们会把少春的年头成为寡春,寡和少的意思相近,比如皇帝自谦的寡人其实是指谦虚自己是少德之人。
经过人们多年的口口相传,最后就成为了寡年,变成了寡妇年了,还有就是古代的学说中,认为春天为阳,所以没有了春天自然就没有了阳,阴阳不协调,而男人为阳,女人为阴,寡妇年阴盛阳衰,自然就会生出寡妇年的说法。关于寡妇年流传的禁忌很多,最多的就是“寡妇年不能结婚”,这是因为人们认为春季是播撒种子的时节,所以没有了立春,自然无法播撒种子,
所以自然认为不宜结婚生子。其实,很多俗语老话都是人们基于当时的年代限制和自我想象而总结出来的话语,所谓的无春年只是由中国的农历和阳历所形成的时间差造成的。每十九年里会有七个年头没有立春,平均二三年就会出现一次,这只是个迷信的说法,没什么具体的指导意义。大家还听说过哪些关于寡妇年的说法,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么?欢迎交流,
3、2019年只有354天,为何被称为“寡妇年”?
农历2019年只有354天,是从2019月2月5日到2020年1月24日。在农村,农村老人普遍使用农历纪年法,农村老人一定知道今天是几月初几(农历),知道24节气的时间,因为农业生产以农历和24节气为时间参考,来决定什么季节种植应季农作物,农村老人不一定知道公历纪年,问他们今天是几月几号,很多农村老人是回答不出来的。
就连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是以农历纪年法计算的,这是传承几千年的传统纪年法,“寡妇年”与农历纪年与立春息息相关,并不是说2019年只有354天,农历年天数少就是“寡妇年”。怎么判断是否是“寡妇年”,在农历纪年法,一年之中没有立春就是“无春年”,在当地农村也叫“寡妇年”、盲年,立春是24节气的第一个节气,在农村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民,非常重视这个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