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冰期发生后冬季变长春秋季变短,夏季植物生长窗口期缩短,农作物歉收,造成了全球性饥荒与瘟疫!但对于小冰期发生的原因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不过到现在为止有几个说法供参考:1、火山喷发论在小冰期间确实有几次比较大的火山喷发,大量的火山灰进入大气环流,阻挡了阳光到达地面,造成遮蔽效应,从而导致整体气温下降,这一点也从历史记载中获得验证。
比如1815年4月5日~12日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释放了超过1000亿立方米的物质,造成了全球气候混乱,无夏之年就是喷发后的第二年发生的,当时的天气之混乱,炎炎夏日的数天内可能就会出现暴风雪,北半球农作物歉收,出现了严重饥荒。2、太阳活动在小冰期特别冷的几个周期内,科学家发现太阳活动偏少,比如在1645年~1715年间太阳黑子数量几乎没有,太阳活动频率降低导致热辐射减少。
不过从现代太阳辐射比看,有黑子活动与无黑子活动的11年周期中,太阳辐射变化太小了,属于千分之一级别,很难相信会引发小冰期。3、地球轨道变化地球轨道的离心率、转轴倾角和轨道的进动的变化,比如地球轨道的偏心的远日点,与地轴转动倾角的最大点,还有轨道进动变化重合时可能会导致比较严重的变化。据塞尔维亚的地球物理学家兼天文学家米卢廷·米兰科维奇计算,最大情况下可能降低地球获取太阳辐射约23%,这个比例有点夸张,确实有潜力导致小冰期发生。
拉尼娜和小冰期没关系?其实综上所述,拉尼娜和小冰期似乎没啥关系,这个天气系统在工业革命以前也存在,但发生频率要比现在低得多,它的产生主要是太平洋上空的沃克环流主导的。如果沃克环流过强,则会导致东太平洋表层温暖海水吹向西太,导致西太海水过于温暖,从而导致北半球天气系统大变,主要会增强台风,延迟秋季高温以及大概率导致北半球冷冬。
尽管冷冬似乎和小冰期有些相似,但却完全不同,因为拉尼娜现象也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导致,它的产生源于西太温暖的海水,这会导致过强的副热带高压与极地涡旋之间产生相当大的交互,从而导致大幅度降温变化的发生。也就是说可能会造成温差极大的天气变化,就像大家对去年冬季的记忆是冷、冷、冷!但去年冬季却是一个暖冬,各位这点一定是没有想到,这就是拉尼娜给予各位的精分记忆,极端天气增加了。
在过去数十年里发生的拉尼娜年份中,冷冬占2/3,暖冬占了1/3,所以今年到底是冷还是暖还真有点不好区分,根据趋势预测很可能是继续是暖冬,但会跑出一个极寒的天气怎么样才会进入小冰期?2020年6月26日,《科学进展》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标题是“Climate impacts of a weakened 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in a warming climate”(变暖气候下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减弱对气候的影响),抛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观点,AMOC正在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