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给李治生了四子二女,前面说过,为谋取皇后位,将长女安定思公主掐死了。剩下的五个孩子分别是李弘、李贤、李显(又名李哲)、李旦、太平公主。李治立李弘为太子,李弘秉性宽厚,很有才能,深得李治和朝臣信赖。为了国家,多次违背母亲意愿处理朝政。上元二年(公元675年),被武则天赐药酒毒死。李治立次子李贤为太子,李贤天资聪慧,颇有人缘。
调露二年(公元680年)被武则天贬为庶人,迁往巴州(今新疆),不久被害死。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底,体弱多病的唐高宗李治经不起接二连三的打击,溘然长逝。三子李显只做了两个月的傀儡皇帝,就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迁居湖北房县。四子李旦继位,武则天则直接将他软禁后宫,不准参与处理政事,后被降为相王。武则天由此正式粉墨登场,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精明强干,善于理政: 应该说武则天很有能力,政治清明,治国一套。她打击保守门阀世族,政治较清明: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都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终结关、陇集团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统治,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进一步发展了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创立了殿试和武举;并下令九品以上官吏及平头百姓自举。
武则天通过科举、自举和别人推荐,选拔了一批杰出的人才,成为武周政权的中流砥柱。同时开创武举、殿试、试官等多种制度,让大批出身寒门的子弟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武则天执政期间,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户口数从永徽三年(652年)的380万户,发展到武则天退位时神龙元年(705年) 的615万户。《资治通鉴》这样评价她:“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
武则天执政期间,提倡“劝农桑,薄赋役”;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主、官吏的监察;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推动文化发展,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崔融、李乔都是这个时期涌现出的。雕塑、绘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虚心纳贤,不罪谤人:武则天执政初期,用人良莠不齐,只要有人推荐,她大多都能任用。
用了不少能人干吏,比如韦思谦、狄仁杰、李昭德、娄师德、陆元方等;也用了不少奸臣酷吏,比如武承嗣、来俊臣、韦巨源、武三思等;真正做到了“内不避亲,外不避仇”。比如对写《讨武曌檄》的政敌骆宾王就羡慕不已,叹息不为其用。史称:“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非但人得荐士,亦得自举其才”。当时有一个叫沈全交的讽刺选贤官“糨子糊心存抚使;谷糠眯眼圣神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