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把家维持住,就不能相信爱情,两口子之间靠亲情维持,对外,也不追求爱情。这个道理佛在圆觉经里有类似的解释,佛教不是,佛教认为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我”的这种意识、感觉还会再次出现,然后灭亡,再出现再灭亡......永远的这样下去,现在离婚率这么高,是因为大家都想嫁给爱情。
1、爱情的本质是什么?你对爱情是怎么理解的?
爱→男女相互吸引,从而产生爱。情→是在爱的基础上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从而深化到恋爱之情,即是爱惰。爱情的本质是什么?爱情的本质是男女异性互爱进而上升到性爱,也可以这样说,没有性的渴望就没有爱情。但爱情能否坚持到尾,现在社会上有些夫妇半路离婚,这说明爱已到尽头,男女之间的两性关系也就结速,从以上问题的综合剖析:爱情的本质就是夫妻性爱关系。
2、佛教如何解释“我是谁”这一个哲学问题?
佛教有一个概念叫:三法印,有三个评判的标准,用来衡量某些言论、某些认识符不符合佛教的理论。不管是谁说的,不符合这三条标准,不符合三法印,就不是佛教的理论,其中第二个法印是:诸法无我。佛教里的佛法和小说演义、影视剧里的佛法完全不是一回事,佛教里的法指的是我们能感知的一切。简单的讲,是这个世界、宇宙,佛法,是佛的世界。
佛是觉悟的意思,佛法:觉悟者的世界,佛法降妖伏魔,降伏的是觉悟者自己的心魔。降伏了,就清净了,诸法无我的意思是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一个真实存在的“我”。我,只是临时产生的一种“感觉”,大家认为我的这个身体是我,是一个具体、真实存在的东西。而佛教认为并没有那么一个真实、具体存在的东西叫“我”,我,是一种感觉,不是具体的物质。
而且“我”的这种感觉,是因为很多元素条件成熟的时候临时聚集到一起产生的,当这些条件耗尽的时候,元素还会散掉,到时候“我”的这种感觉也就没了。所以,不管是谁说的,只要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真实存在的我,就不符合诸法无我的法印,不是佛教的观点,站在现代科学角度看我们的身体,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组合排列成骨头、心肝肺、皮肤头发、血液以及大脑,再组合成一个人体,
然后在人体的基础上产生意识:我。几十年以后,人死了,这些原子散掉,骨头、心肝肺、皮肤头发、血液以及大脑,都不能运行了,人的意识、我,也就没了,这个道理佛在圆觉经里有类似的解释。佛教认为世界以及人体都是由地水火风组成的,地代表固体,我们的骨头、筋肉。水代表液体,血液汗液,火代表能量,身体的热量。风代表运行,
能量、液体、固体聚在一起,运行起来,组成我们的身体。地水火风聚到一起,有了身体、眼睛、舌头、鼻子、耳朵、大脑,就能够感知到这个世界,而能感知的这套系统叫六识:眼耳鼻舌身意。有了身体,又有了感知,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我”的这种感觉,“我”是由原子、细胞构成的,但原子、细胞哪个都不是“我”。圆觉经中也说了,我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组成的,只是条件成熟的时候临时聚到一起,并不是真实的自己,
在四大的基础上产生的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能感知世界的这套系统,也就不是真实的自己。在四大、六识基础上产生的我,自然也不是真实的自己,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错误的以为原子分子细胞、地水火风临时组成的身体是真实存在的,错误的以为六识、感知世界的意识产生的投影反应,是真实存在的“我”。地水火风四大是临时聚到一起的,四大基础上的六识,眼耳鼻舌身意,也就是临时产生的,
在四大六识基础上产生的“我”,这种感觉,还是临时的。最后,人死了,四大散了,六识就没了,“我”的这种感觉也就没了,原子、分子、细胞散了,眼睛、耳朵、鼻子、皮肤、大脑都失去功能,人死了,意识没了,到这一步,佛教和现代科学,对“我”的认识,是一模一样的,元素聚集到一起,产生我的意识。当元素再散了的时候,我也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