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云”的说法之所以流行,归根结底还是我们对地震活动的未知和对地震破坏的恐惧,于是我们总想找到地震活动规律,习惯性把云归为地震前兆现象,但科学意义上的地震前兆并不包括地震云。这不是“地震云”,“地震云”不是科学意义上的概念,云和地震并无关联,云不是地震前兆现象,但“地震云”的说法在民间长盛不衰,虽然已有气象和地震方面的专业人士进行过多次科普。
1、“地震云”到底算不算是地震前兆?
这个问题,河青君来回答一下~前段时间,石家庄的地震云就刷屏了~先来一波图感受一下~↓↓↓甚至还上了微博热搜!↓↓↓之后,@河北天气专门发微博辟谣↓↓↓原来,这种形状很像鱼鳞的云叫透光高积云,是一种大气现象,是高空冷空气下沉冲破连续的云层所形成的。那么大家以为的“地震云”在气象上都属于什么云呢?透光高积云高度属于中云,形态属于波状云↓↓↓卷积云高度属于高云,俗称鱼鳞雨↓↓↓密卷云高度属于高云,形态属于辐射状,
2、如果地震云出现,你觉得一定会地震吗?为什么?
地震云是一种特殊的云,准确的说是一种图象,据多样的观察和研究其形状就象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一般为金黄色、黑色、红色,只要天上突然出现此云图,必地震无疑,图象云的舒缓,快慢就可断定地震到来的迟与早,一般情况图象云,如果急匆匆而又左顾后盼的形状,说明三天内必有大震,震极至少六级以上;如果图象云舒缓,基本上是静态,地震就来的迟些,震极也就在5一6级,甚至更小的级别。
3、「地震云」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这不是“地震云”,“地震云”不是科学意义上的概念,云和地震并无关联,云不是地震前兆现象,但“地震云”的说法在民间长盛不衰,虽然已有气象和地震方面的专业人士进行过多次科普,地震的发生是板块运动的结果,是断层应力调整导致,其他因素对此几无影响。有些时候,无论什么形状的云的出现,和地震的发生看似有了一些“关联”,但并不具备因果关系,就像歌手萧敬腾与大暴雨的出现一样,即便有很多次的对应关系,但二者并无科学意义上的结果关系,
“地震云”的说法之所以流行,归根结底还是我们对地震活动的未知和对地震破坏的恐惧,于是我们总想找到地震活动规律,习惯性把云归为地震前兆现象,但科学意义上的地震前兆并不包括地震云。地震前兆是指与地震孕育、发生相关的有别于正常变化背景的异常变化,迄今已观测到至少有数十种,大致可分为:地壳形变、地震活动和地震波参数、电磁和卫星遥感、地下水位和化学成分、地声、地光和动物习性等,
19世纪90年代IASPEI发起征集、推荐和评选地震前兆活动,给出如下标准:异常必须与地震发生相关,必须重复观测到,定量给出正常值和异常的差别,指出异常与地震的关系并进行统计检验等。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对基于前兆观测应用经验性统计方法进行地震预测比较乐观,但此后发生了一系列破坏性地震,几乎都在毫无预报的情况下发生的,而在预测的一些地区,地震却迟迟没有发生,地震预报的科学难度要比原先预料的困难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