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你晚上捉过知了吗,你们那边又叫什么名字?
捉过,小时候捉过但没吃过就是为了好玩,夏夜凉风习习,星斗漫天,一群小伙伴跑到大路两旁的杨树上去捉,那时候还很少人吃,甚至有人都不知道那东西还能吃,所以知了很多,每到闷热的午后就会扯着嗓子叫,此起彼伏,那是夏天的标配。现在的知了很难抓到了,少之又少,因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们说知了是高蛋白高营养,都快抓绝迹了。
十年前我也跟风抓过一次,很难抓很难抓,忙活了小半夜抓不了几个,回来油一炸一尝头部难以下咽,很难吃,只有把头部摘掉才能吃下去,也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好吃啊,从此后再也没抓过。这个我们叫知了,退的壳我们叫知了壳,是一种药材。当然我还知道它的学名叫“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想必大家都知道。蝉退的壳就叫蝉蜕了。
刚出土的知了一般几点钟最好抓,怎么我抓的都是出了壳的呢?
刚出土的知了又称知了猴,现在夏天好多地方都有,大多数人在农村抓到以后,都是用来油炸着吃,非常的美味可口,营养价值还高。但对于抓知了猴的时间一定要把握好,由于出土后知了猴变成金蝉的时间比较短,一旦错过比较好的时间段,剩下的就会像是和题主一样,都是知了猴的空壳了。第一,初始阶段,这个时候数量不是很多,但也有一些生命力比较顽强的知了猴,如同领头羊一样。
在傍晚太阳落山前后,地面会出现小洞口,我们用手指轻轻一扒,洞口就会变大了,发现知了猴就出现在洞里面了。第二,增加阶段,大约时间在晚上的7点到8点之间,知了猴多了起来,在树根部位就会抓到,你会不断发现一个一个的知了猴此在聚集,有的开始往树上爬了。第三,高峰阶段,大约时间在晚上的8点多到9点半之间,这个时候一定准备好工具,水桶,手电,胶带,最好是两个人合作,一个负责抓知了猴,一个负责储存。
这段时间内,一旦稍不注意,知了猴就爬到了树枝的高处,所以用胶带缠绕在树的半腰,阻挡它的行动时间。抓到后知了猴放在水里。防止它演化成金蝉,破壳而出,就不太好吃了。最后,尾声阶段,一般是过了10点,知了猴的数量慢慢的下降了,有的需要仔细观察,才能会发现漏网之鱼。当然放生一部分知了猴,也是有利于大自然的生长规律,保持平衡。
知了猴大批出洞时节,第4晚,野地拣获301只,打破历史记录,最新拣知了猴攻略分享。这次知了总数量和嫩知了数量均得到突破。其中知了猴167只,刚刚羽化的嫩知了134只,收获颇丰,远远超出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