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后唐历史人物李克用兄弟:①李克让,李克用二弟,少善骑射,为振武军校,从讨王仙芝,以功拜金吾卫将军,留京师;②李克恭,李克用三弟,李克修死后,以李克恭代为昭义军节度使;③李克宁,李克用四弟,李克用死后预谋篡位,被侄李存勖所杀;④李克修,李克用从弟,字崇远,李德成之子,曾参与讨伐黄巢、平定潞州、讨伐山东等战役,
李克用儿子:①李存勖,(885年-926年),字亚子,唐末五代军事家,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开国皇帝;②李存霸,官至河中节度使,封永王,兴教门之变后被乱军所杀;③李存美,封邕王,兴教门之变后不知所踪;④李存礼,封薛王,兴教门之变后不知所踪;⑤李存渥,官至天平节度使,封申王,兴教门之变后被乱军所杀;⑥李存乂,官至保大军节度使,封睦王,因是郭崇韬之婿而被李存勖处死;⑦李存确,封通王,兴教门之变后藏匿于民间,被霍彦威所杀;⑧李存纪,封雅王,兴教门之变后藏匿于民间,被霍彦威所杀。
李嗣源(867年—933年),改名李亶,原名邈吉烈,晋王李克用养子,生父李霓,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李从厚(914年—934年),字菩萨奴,五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三位皇帝,明宗李嗣源第三子,历任河南尹、宣武节度使、河东节度使、成德节度使、天雄节度使等职,加授中书令(宰相)荣衔,被封为宋王,在李嗣源的灵柩前即皇帝位。
三、后晋历史人物石敬瑭(892年—942年),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向契丹割让幽云十六州,做“儿皇帝”,在契丹援助下称帝灭后唐,石敬瑭兄弟:①石敬儒,后晋高祖石敬瑭哥哥,为后唐庄宗李存勖的骑将;②石敬威,字奉信,后晋高祖石敬瑭堂弟,石万友之子,曾为彰圣右第三都指挥使,领常州刺史,自杀后赠敬威太傅、太尉、太师,追封敬威广王;③石敬赟,字德和,后晋高祖石敬瑭堂弟,石万友之子,少无赖,窜身民间,后补太原牙将,累迁曹州防御使,河阳三城节度使。
④石敬晖,字德昭,后晋高祖石敬瑭堂弟,石万诠之子,为人厚重刚直,勇而多智,曾为曹州防御使,以廉俭见称,卒于官,赠太傅、太师,追封韩王,石敬瑭儿子:①长子虢王石重英;②次子楚王石重信;③三子寿王石重乂;④五子夔王石重进;⑤六子陈王石重杲;⑥七子石重睿。四、后汉历史人物刘知远(895年—948年),称帝后改名为刘暠,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
刘知远兄弟:①刘旻(895年—954年),原名刘崇,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弟,五代十国时期北汉开国君主;任太原尹、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郭威称帝后,刘旻随即也在太原称帝,建立北汉。②刘信,后汉高祖刘知远从弟,曾任兴捷军都指挥使领义成军节度使,徙领许州,自杀后被周太祖郭威追封蔡王,刘知远儿子:①刘承训(922年—948年),字德辉,后汉高祖刘知远长子,少温厚,美姿仪,曾任开封尹、检校太尉、同平章事,死后追封魏王;②刘承佑(930年—951年),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子,后汉最后一位皇帝,在位时期大权旁落,诛杀权臣引发郭威叛乱,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