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认为,四月初一这天是晴天,是个比较好的兆头,可以提前做好耕作准备了。四、四月来雨好使牛,傍晚莫见火烧头古人留下来的农谚也是有地域性的,但是大多数都是出至黄河流域,这个地区常年都会春旱,也是古代人口比较多的地区,留传下来很多农谚,这句话的大意是如果四月初八是个晴天,预示着后期雨水一定多,粮食就会获得丰收。
1、爱因斯坦为什么那么牛?
说起爱因斯坦的聪明,估计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他的大脑开发了20%,智商高达160,而普通人的大脑仅开发了10%,智商超过120已经算是非常聪明了。这么高的智商,取得这么多惊人的成绩也是成正比的,可以说爱因斯坦是老天赏饭吃,天生就是开了挂的,虽然爱因斯坦的成绩和他的努力分不开,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普通人即便付出了百倍、千倍的努力也无法企及爱因斯坦百分之十的成绩。
爱因斯坦为什么那么牛的问题,不光我们想知道,科学家们也想知道,所以在爱因斯坦去世之后,他的大脑就被科学家们拿去做研究了,这一研究就研究了好多年,科学家们拿着爱因斯坦的大脑和我们普通人的大脑进行了数据比对,其中包括构造和重量。当然,外观上是没啥区别的,这证明爱因斯坦确实是货真价实的人类,不过爱因斯坦大脑的顶下叶要比正常人厚了将近有一厘米之多,要知道大脑的轻微变化,就会影响整个人的身体机能,或许这个厚出一厘米的顶下叶是让爱因斯坦头脑如此发达的重要因素之一。
科学家认为,爱因斯坦独特的大脑构造影响了他的思维方式,可以让他在思考问题时跳脱出普通人的思维模式,可以让他发现别人发现不到的事物,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千个人里找不到一个天才,一千个天才里有又九百九十九个是疯子,被世人所熟知的天才们大都偏执,天才画家梵高、天才喜剧大师卓别林都因过度焦虑追求完美患上抑郁症,爱因斯坦的人生也并不完美,都说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获取天才与疯子只有一线之隔吧。
2、今天是农历四月初八,四月八是什么节气?都有哪些习俗呢?
四月八日,是中国甘肃、贵州、广西、湘西、桂北、广东等地的汉、苗、布依、侗、瑶、壮、彝、土家、仡佬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各地节日内容不尽相同,主要与农事有关,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欢庆仪式,不仅表达丰收的喜悦,还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甘肃、贵州、广西、湘西、桂北等地区的汉、苗、布依、侗、畲等民族管四月八为牛王节。
牛王节,侗语叫“脱生尼”,意为“牛的生日”,又叫“牛王会”,侗语,意为“为牛生日会餐”,这一天,人放犁,牛脱轭,所以,又称牛歇节,主人家要用新自酿制的甜酒和用植物汁液染成的五色糯米饭来喂牛;这一天,要清扫牛栏,给牛洗刷身体,牛沐浴时,还要敲鼓助兴;这一天,更不能打牛,如果打了牛,他们认为,会把牛魂惊跑,对农事大为不利;这一天,午间家家都要举行敬牛仪式,这时,全家坐在摆满酒席的桌边,由家长牵牛绕桌一周,同时唱起敬牛歌,喂牛吃五色饭。
3、“四月来雨好使牛,傍晚莫见火烧头”,农谚预测年景,啥说法?
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四月份农谚,教你从天气预测年景,年年好收成!古代是农耕社会,粮食就是百姓的命,粮食产量的多少直接能够影响到百姓的生活水平,是收入的主要来源,并且,那个时候没有现在的这种灌溉条件,都是靠老天赏饭吃,所以,天气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粮食的收成。在古代缺乏应对自然灾害的手段,也没有天气预报来预警,
所以,古人一到逢年过节的时候都会举行祭祀活动,祈求“老天爷”的保佑。除了虔诚的祭祀,古代农民也会根据长期的劳作和多年的农耕经验,结合天气总结出了农业收成和天气变化的一些农谚和俗语,农谚是古人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总结,您没听错,农谚也是一种科学,具有通俗性、实用性、口口相传的特点。农谚不像文人写的诗句,普通人不好理解,而是农民自己总结的,通俗易懂,非常接地气,
农谚已经流传很久远了,在很多古书中都有记载,像明末的《沈氏农书》、《天工开物》以及《便民图纂》、《田家五行》《朝野佥载》、《齐民要术》、《盐铁论》等等。古人很早就知道,“大树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但是,我们现在农田边上却栽树,树影影响了庄稼的长势,在明末的《沈氏农书》中也有:“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的说法,我们现在来看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