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就要生活,生活也是修行。诵经拜佛是众多修行方法的其中一部分,佛祖讲经时,僧众就在佛前当下听经,所以不需要诵经拜佛,但是佛陀去了其它地区没在此地僧团时,弟子们会自己忆念佛陀和回顾佛陀的教法,以此来修行,说刚开始接触佛教的时候发心非常勇猛,觉得自己一定会成佛,一改过去的不良习气毛病,早起晚睡特别勤快精进,逢人便宣扬佛教的伟大,这时就是佛在眼前;经过一段时间努力效果没有预期的那样立竿见影,于是便有些松懈,开始时的激情退却,但并没有忘记还有佛学这回事,不过佛已经从眼前转到寺庙的大殿里去了,这就是第二阶段;时间再长些就完全退回原形了,从前该怎样还是怎样,寺庙大殿里的只是佛像,佛祖已经远在天边,成为传说了。
1、为啥说修行一年佛在眼前,修行二年佛在天边,修行三年佛如云烟?
当初我也不理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后来看过南怀瑾先生的解释才明白了:是说刚开始接触佛教的时候发心非常勇猛,觉得自己一定会成佛,一改过去的不良习气毛病,早起晚睡特别勤快精进,逢人便宣扬佛教的伟大,这时就是佛在眼前;经过一段时间努力效果没有预期的那样立竿见影,于是便有些松懈,开始时的激情退却,但并没有忘记还有佛学这回事,不过佛已经从眼前转到寺庙的大殿里去了,这就是第二阶段;时间再长些就完全退回原形了,从前该怎样还是怎样,寺庙大殿里的只是佛像,佛祖已经远在天边,成为传说了。
其实,这个说法不只是说学佛是这样,世间好多事情也是如此,比如说孝敬父母,很多长年在外的人一直觉得没有时间对父母尽孝,总是想着如果能够和父母在一起就有机会尽孝心了,但很多实际情况是一旦真的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了,刚开始都是和和气气,随着时间的增加各自的脾气秉性都显露出来,一家人也难免会有矛盾,甚至时间越长矛盾越深,这样的情况很多见,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凡事不是绝对的,久病床前还是有孝子的,只是很难!正如一代伟人所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其实,修行就要生活,生活也是修行!,
2、现在僧人修行以诵经拜佛为主,当初佛祖讲经时,僧人诵经拜佛吗?
诵经拜佛是众多修行方法的其中一部分,佛祖讲经时,僧众就在佛前当下听经,所以不需要诵经拜佛,但是佛陀去了其它地区没在此地僧团时,弟子们会自己忆念佛陀和回顾佛陀的教法,以此来修行。佛陀入灭以后群龙无首,僧众再也没有当众听佛讲法的机会了,那时又没有文字书本记载,前500年全都是靠大家口口相传,所以只能以外在的形象形式来表达对佛陀的忆念,通过诵经来回顾佛陀的教法并得以流传,经文如同产品说明书,是指导产品使用的必要方法,但不等于是产品本身,也不等于会背说明书就会使用产品,这需要师父的指导和长期的练习才能逐渐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