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不足会导致疾病甚至是死亡,既然阳气如此重要,平时应该如何增强阳气呢。晒太阳可以补阳气,如果阳气不足,是不是晒得越多越好呢,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阳气支持,所谓“得阳者生,失阳者亡”,“阳气”越充足,人体相对来说也会强壮一些,阳气不足,人也会变得较为虚弱。
1、万病皆因阳气不足,如何补充阳气?
《黄帝内经·灵枢》上称:“人到四十,阳气不足。损与日至,”意思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阳气会逐渐亏耗,疾病就多起来了。阳气,中医也叫营卫之气,听起来有点玄,其实可以理解为我们所说的免疫力,相当于抵抗病邪的一个防护网,所以阳气不足,确实就容易生病,夏季快到了,最伤阳气的5种行为,现代人很难避免!空气及水污染严重《黄帝内经》里讲,人为天地所生,天以气养人之阳,地以食养人之阴。
在被污染的空气中呼吸,阳气必然受损,有些人一天到晚精神起不来,到山区待上几天气色就好多了。山区空气质量好、阳气(称之为天阳)充足,能补人体之阳,冷气空调很普遍夏天时,单位有空调、商场有空调、家里晚上吹空调,人几乎整天都待在空调环境中,阴寒之气频频侵入,久而久之就损伤了阳气。常食生冷寒凉的食物有的地方,一年四季,无论什么体质,都爱喝凉茶,对,我说的就是广东的同学,
而我们夏天里每天不离口的冷饮,冰西瓜等就更别提了,爽了一时,然后胃寒,痛经,宫寒不孕,冬天手脚冰凉等,就是爽后的代价。滥用抗生素现代人滥用抗生素的问题,已经不用多说了,从中医性味去分析,抗生素属于苦寒性质,苦寒容易攻伐阳气,致阳气不足,体质变得虚弱了,经常晚睡“阳气者,烦劳则张”,所谓张就是往外散,尤其是晚上阳气应该内收,应该回归本位。
那么,阳虚都有哪些症状呢?怕冷,手脚不暖,女性要是阳虚的话,面色往往发白,失去红润之色,看起来就觉得缺乏血色。抵抗力下降,明显怕风、怕冷,对季节转换特别敏感,稍不注意就会着凉感冒,食欲不好或大便稀溏、不成形,经常慢性腹泻,特别是熬夜后、吃寒性食物后、劳累或受寒后就开始拉肚子。稍微一活动,哪怕上三层楼就会感觉心慌、气短,还特别容易出汗,夜间多尿,
寒湿体质,精神萎靡,引起宫寒、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而男性则表现为腰部酸痛等。最后,阳虚患者如何调理?阳气不足的人,可以从饮食、运动、中医调理四个方面进行调理,饮食上,尽量少吃寒凉食物,夏天喝冷饮之类的,很正常,但别贪杯啊,这跟喝酒是一个道理。冬季可以吃点补阳食物,煲汤,涮牛羊肉,干果等!运动方面,“动则生阳”,所以,阳虚体质之人,要加强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也可常做日光浴、空气浴,强壮阳气,
中医调理方法,一是艾灸,这个大家都耳熟能详了。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南怀瑾大师的补阳方,方子出自:南怀瑾的《我说参同契》第五十四讲,大家可以在网上查到,这里摘录一小段书中的原话:用桂圆肉一颗(新鲜的叫龙眼,干的叫桂圆),花椒六、七颗,加上那个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脐里就行了。
这个处方,全是大热之药,桂圆肉和花椒不用说了,桂圆吃多了容易上火,就因为它是热性;花椒呢,本就是温中散寒,可治心腹冷痛的;艾绒是艾草的天然加工品,可通经活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回阳救逆、养生保健,艾灸时用的就是艾绒,而肚脐总理人体诸经百脉,可以通调周身之经气,其脐下无脂肪组织,皮肤筋膜直接相连,皮肤最薄,最易于药物皮肤吸收。
2、男人怎样提升阳气?
通过几个点可以有效改善吧,我也不知道你说的阳气是指阳刚之气还是啥的,就我自己谈一下,第一:长晒太阳,现在许多男性上班久坐办公室,会导致腰肌劳损、心肺功能下降等多种疾病,而适度的日光照晒,可以使皮肤血管扩张,促进新陈代谢以增进皮肤功能,使皮肤健康。紫外线是日光中对人体作用最强的光谱,它可以抑制和杀灭皮肤表面的微生物,有助于预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