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刹车时是四个车轮一起刹车吗,为什么?
汽车在进行刹车时,四个车轮是同时进行制动的,这里不存在先、后差异,而存在的只是前后制动力的分配差异;如果制动存在先后顺序,容易导致制动力不够、制动距离被拉长,所以脚刹必然是四轮同时制动、但存在制动力分配不同,至于手刹车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锁后轮,无论是什么驱动形式,大多数乘用车的手刹车只作用于后轮。。。
很多朋友可能觉得乘用车的制动管路存在到前轮距离短、到后轮距离长的现象,所以误以为在刹车的时候前轮、后轮的制动要出现先后顺序,但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就拿目前的乘用车来说,几乎全部采用的是液压制动,所以无论制动管路采用的是什么样的布局、长度差异有多大,但制动液是在制动管路中填充满的,而液体又具有不可压缩性(使用久了、内部存在气泡的不算),所以无论前后制动管路长短差异有多大,只要踩下制动踏板就会对前后制动管路同时建压,所以前后制动器是同时发力的,只存在分配力的不同。
。。只有采用气压制动的车辆,才有可能因为前后制动管路长短差异,导致前后制动器发力时间不一致,但这并非是主观设计,而是一种被动的现象,因为气体与液体是不同的,气体容易被压缩,所以管路更长容易出现迟滞,也就是说制动力出现可能会晚半拍,但这种气刹一般只会应用于大型商用车,而乘用车一般是不会采用这种制动类型;所以液压制动系统从原理上就很好的避免了前、后轮制动发力存在先后顺序的问题,如果刹车时只刹前轮或后轮,那么制动力是根本不够用的,而且也会对车身稳定造成影响,结合自行车思考一下,单独刹前后轮与同时前后刹,哪个制动效果更好?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前、后轮制动力分配差异在上文中、鄙人已经阐述了前后制动是同步进行的,只是存在制动力大小的分配问题;无论是开车、骑车、跑步,当我们突然进行制动的时候,惯性都会迁移,具体反应到车上就是惯性前移、前桥负荷增加,车头的负荷因为惯性的原因而增加,那么就必须分配更大的制动力进行对抗;所以制动力随着制动的进行而逐渐改变前后轮制动力的分配,刹车一瞬前后制动力一致;随着惯性前移动,前轮制动力增加而后轮制动力减少;当惯性前移最大幅度时,后轮制动力可能为零(可能),而此时几乎已经完成了一次制动过程。
。。前、后轮制动力分配只与惯性前移程度有直接关系,而与车子的驱动形式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简单点说无论车子是前驱、后驱、四驱的驱动形式,制动力分配理念都是一样的,都是根据制动时前后惯性移动幅度来进行具体制动力分配的,所以请不要有后驱车主刹后轮、前驱车主刹前轮的惯性思维,这种思维逻辑是没有依据的;因为车辆刹车惯性、重心都必然会前移,必然会导致前桥负荷急剧增加,这就是最近本的物理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