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正是此诗句广为流传,人们把白露称为轻霜,这其实不对,因为白露不是霜。霜是水汽直接凝华在地面或近地面物体上的白色松脆冰晶,着霜物体或附近空气温度必在0℃或以下;露水则是水汽遇冷后产生的凝结现象,附着露滴的植物茎叶温度尽管比较低,但必在0℃以上。也就是说,霜是冰晶,露是水珠。图片摄于神农架大九湖。
版权所有:爱邦-新帝佳写作义乌工作室人们爱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至白露节气时,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此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因为白天的温度虽然仍达三十几度,可是夜晚之后,就下降到二十几度,两者之间的温度差达十多度。
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鸿雁来”:鸿大雁小,自北而来南也,不谓南乡,非其居耳。“玄鸟归”:玄鸟解见春分,此时自南而往北也,燕乃北方之鸟,故曰归。“群鸟养羞”:三人以上为众,三兽以上为群,群者,众也,《礼记》注曰:“羞者,所美之食。”养羞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
白露时节,我国北方地区降水明显减少,秋高气爽,比较干燥。西北的陕西、山西、甘肃、华北等地,秋季降水本来偏少。华南二十四节气的气候中,白露有着气温迅速下降、绵雨开始、日照骤减的明显特点,深刻地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节转换。华南常年白露期间的平均气温比处暑要低3℃左右,大部地区候(5天)平均气温先后降至22℃以下。
按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时序开始进入秋季。图片摄于神农架大九湖。版权所有:爱邦-新帝佳写作义乌工作室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此时期,第一场秋雨往往可以缓解前期的缺水情况,但是如果冷空气与台风相会,或冷暖空气势均力敌,双方较量进退维艰。东南沿海,特别是华南沿海还可能会有热带天气系统(台风)造成的大暴雨。如果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华西地区、华南地区的夏旱,得不到秋雨的滋润,都可能形成夏秋连旱。
节令至此,正当仲秋季节,气候一如春季,不仅花木依然茂盛,而且有的花的颜色较春天更艳,如木芙蓉、秋海棠、紫茉莉、鸡冠花、雁来红,特别是田野里迎风招展的荻花。“日照窗前竹,露湿后园薇。夜蛩扶砌响,轻娥绕竹飞”。此时天高云淡。气爽风凉,可谓是一年之中最可人的时节。但此时节,地球上的许多有生命的东西,会在萧瑟秋风中随之由荣而衰。
白露是什么意思?什么时候真正凉快?
白露节,热凉区分线。四伏之高温已基本退尽,天气从此开始一天天变凉。已正式形成夜寒白天热的局面,早晚寒冷,白天尚热,但秋老虎天气已彻底不再。此时气温大约平均在二十五度上下。此时接近中秋之季,下一节气为秋分。此时秋禾将处在变黄的成熟时节,芝麻已收获,冬菜已始种。过了秋分天气开始变凉,进入寒露节,天气日夜正式凉快。
白露节,何为白露?白者,此时大热一过,天气始凉,浊气始退,大气已开始清明,到中秋节时节,阴浊之气退完,天地呈青亮透明之状。目可望极远。大地上空开始有露丝出现,至寒露时最多。此时的露珠开始呈清凉透明之形。晶莹透体。标志着开始凉快了。俗语:白露白迷迷,秋分谷黄齐。白露蚊,咬死人。白露打核桃,秋分下枣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