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暖洋流冬天流向南海的原因,每年的冬季,在海南出现的海鱼种类数最多,共有166种海鱼,夏季也有161种海鱼,秋季后155种海鱼,春季最少,只有135种海鱼,但也是我国海洋鱼类种类较多的海鱼了。发现《南海诸岛海域鱼类志》中遗漏海鱼种类还少了17种。
1、中国有什么好吃的海鱼?
海水鱼类的肉质特点与淡水鱼有一定的差异,大多肌间刺少,肌肉富有弹性,有的鱼类肌肉呈蒜瓣状,风味浓郁。烹饪中多采用烧、蒸、炸、煎,(1)大黄鱼,又称大黄花、大鲜,曾为我国首要经济鱼类,但现渔获量较少。(2)小黄鱼,又称黄花鱼、小鲜,为我国首要经济鱼类,体形类似于大黄鱼。(3)带鱼,又称刀鱼、裙带鱼、鞭鱼等,
我国主要海产四大经济鱼类之一。体侧扁,呈带形;尾细长,呈鞭状;体长可达1m余;口大;鳞片退化成为体表的银白色膜,肉细刺少,营养丰富,供鲜食或加工成冻带鱼及咸干制品。宜烧、炸、煎等,如香酥带鱼,(4)鳕鱼,又称大头鳕、石肠鱼、大头鱼等,其渔获量居世界第二位。(5)马面鲀,又称绿鳍马面鲀、剥皮鱼、象皮鱼、马面鱼等,
由于马面鲀的皮厚而韧,食用前需剥去。(6)真鲷,又称加吉鱼、红加吉、红立,是名贵的上等食用鱼类,(7)鲈鱼,又称花鲈、板鲈、真鲈,鱼纲科动物。我国沿海均产,为常见的食用鱼类,体表银灰色,背部和背鳍上有小黑斑。(8)石斑鱼,大中型海产鱼,名贵食用鱼,体表色彩变化多,并具条纹和斑点。种类颇多,常见的有赤点石斑鱼(俗称红斑)、青石斑、网纹石斑鱼、宝石石斑鱼等,
2、海南有多少种海鱼?怎么样?
根据我国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南海诸岛海域鱼类志》介绍,在1979年底统计,共记述了我国南海海域鱼类有521种。由于我国南海的海域面积辽阔,气候特别适合海鱼生活,所以南海的海鱼鱼种组成十分复杂,521种海鱼不能充分反映该海域鱼类的实际区系状况,还发现《南海诸岛海域鱼类志》中遗漏海鱼种类还少了17种。最近几年的海洋调查报告,我国海洋鱼类研究科学家们对我国海南陆架区的海域进行多航次底拖网调查数据抽样分析,专门阵地海南海域鱼类的海鱼种类组成和群落格局进行了统计,
海南海鱼调查结果共采获海鱼有262种,其中涉及到20大目,102科。可能是暖洋流冬天流向南海的原因,每年的冬季,在海南出现的海鱼种类数最多,共有166种海鱼,夏季也有161种海鱼,秋季后155种海鱼,春季最少,只有135种海鱼,但也是我国海洋鱼类种类较多的海鱼了,有研究表明,在海南海域的海鱼种类可划分为5个群落,分别为群落1的粤西沿岸群落、群落2的海南岛东南沿岸群落、群落3的海南岛东部深海群落、群落4过渡群落和群落5的混合群落。
海南海鱼的鱼类群落格局的变化与海流和水深有着较为密切关系,具有明显沿水深梯度分布的规律,国家近几年一直对南海海洋环境保护整治,海洋海鱼种类不断增加,其海鱼的品质也随着环境改善不断提升。比起东海沿途的海鱼,海南的海鱼鱼身、体表都要新鲜些,而且伤痕和畸形极少,很多大城市都设立海南三亚湾海鲜市场,就是当天直接从海南空运至市场,所以在海鲜市场中大多数海鱼的鱼鳞片紧实鱼眼球不浑浊,活蹦乱跳。
3、有哪几种比较好的食用海鱼推荐一下?
十来年前,因工作关系经常去山东、广东和广西北海,也结识了一些常在海边以渔业为营生的朋友,他们也常常谈起在食用海鱼的老饕们心中,大概有这样一个排序:一斑、二鳗、三黄花,四刀、五鲳、六马鲛,所谓排名第一的“斑”,就是指的诸如石斑鱼类的鱼种,比较有名气的有东星斑、老鼠班等,由于肉质鲜甜,最宜清蒸,自然价格不菲。
排名第二的“鳗”,就是指鳗鱼,比较有名气就是日本鳗鲡和鲈鳗等,日本人对鳗鱼又特别钟爱,通常红烧、清蒸的做法比较普遍,由于该鱼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所以口感也特别肥美。排名第三的“黄花”,就是指大小黄花鱼,其中小黄花鱼有特别受我国东部沿海的居民喜爱,做法很多,清蒸、黄焖、红烧、炖汤、香煎都是烹饪它的家常做法,特别是上海的“黄鱼面”更是成为当地一道知名的珍馐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