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说的伏羊指的是入伏以后的羊肉。羊和牛都是我们祖先最早成功驯养的家畜,是主要的食物来源,也是祭祀祖宗和天地神灵的主要牺牲品,所谓“伏羊”,指的是入伏以后的羊肉,”在伏天吃羊肉对身体是用热来治住夏天的热,达到排汗排毒的功效,将冬天和春天的毒排除、将体内的湿气驱除,做到了食补。
1、伏羊节的来历是什么?
谢谢邀请。这是个很有味道的话题,回答前已经闻到了羊肉的香味。下面说说伏羊节的来历,一、伏羊节时间跨度非常长。伏羊节是中华传统美食节日,于每年传统农历初伏那天开始算起,一直到末伏才结束,差不多要持续一个月,二、伏羊节源远流长。第一个发源地在江苏徐州,已有数千年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尧舜时期。自古以来,徐州地区民间就有“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
第二个地方是安徽萧县,萧县连同徐州地区人们,自古就有伏天吃伏羊的习俗。每年入伏第一天,人们习惯从菜市场买回羊肉在家中烹饪食用,由于萧县古在古代属徐州管辖,两地民间交往频繁,萧县也有许多在徐州开的饭店,也是后来节日能够迅速在徐州展开并传播的主要原因。萧县羊肉享有盛名,仅萧县羊肉饭店就有5000余家,饭店选用的多为3至6个月的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的萧县白山羊,肉质鲜嫩异常,
萧县传统名菜也多以羊肉为主,有“无羊不成席”之说。三、“伏羊”羊肉功效独特,这里说的伏羊指的是入伏以后的羊肉。《汉书·杨恽传》记载:“田家作苦,岁时伏腊,亨羊炰羔,斗酒自劳,”在伏天吃羊肉对身体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将冬春之毒、湿气驱除,是以食为疗的一大创新。四、伏羊节的影响,徐州彭祖伏羊节被授予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起源于江苏徐州,流行于江浙沪皖、山东、宁夏、湖北、河南、辽宁等地。
2、夏天“吃伏羊”是哪里的习俗?有什么古籍记载?
感谢邀请,夏天吃伏羊是哪里的习俗?吃伏羊的习俗是在辽宁山东湖北安徽上海江浙一带,范围比较广,但是还是以江浙徐州几处最著名。徐州每年都要举办伏羊美食节,伏羊节一般于每年初伏之日开始,至末伏结束,持续一个月时间。伏羊节既是中华传统美食节,也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文化节,在这些地区,每年入伏第一天,人们习惯从外地市场买了羊肉来,在家里烹饪食用。
据说夏天吃羊肉,就像我们常见的“天灸”一样,可以冬病夏治,在伏天吃羊肉对身体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能将冬春之毒,冬春之湿气祛除,起到增进食欲、益气补虚、强身健体的作用。伏羊节活动根据各地的情况特色略有不同,但一般都是有这些特色美食的,羊肉汤、羊排、烤全羊、羊肉串、羊肉煎包、烧全羊、羊肉火锅、红烧羊腿、手抓羊肉等。
有什么古籍记载?羊和牛都是我们祖先最早成功驯养的家畜,是主要的食物来源,也是祭祀祖宗和天地神灵的主要牺牲品,远在盘祖时代,就有了普遍吃羊肉的习惯。《汉书》多处记载,“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羊肉作为“三牲”之首,更是当时皇帝赐予大臣的美食。另外,《周礼.天官》《礼记.月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都有明确的记载,并有它的作用和功效,这里就不再繁琐地举例,
3、哪里“伏羊节”出名?
“伏羊节”是中华传统美食节日,开始于每年农历初伏,到末伏结束,持续时间一个月左右。“伏天吃伏羊”在江苏徐州地区有着悠久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尧舜时期,自古以来,徐州地区民间就有“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所谓“伏羊”,指的是入伏以后的羊肉,据汉书《杨恽传》记载:“田家作苦,岁时伏腊,亨羊炰羔,斗酒自劳。
”在伏天吃羊肉对身体是用热来治住夏天的热,达到排汗排毒的功效,将冬天和春天的毒排除、将体内的湿气驱除,做到了食补,每年伏羊节会在上海、徐州、萧县等地举办开幕式。在这一个月中各地会每天上演地方戏曲,表演舞蹈、武术、民俗等节目,同时展出布艺、面塑、剪纸和花鸟奇石但其中以徐州的伏羊节最为出名徐州伏羊节主办方将伏羊节的圣火传递至4省16个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