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要给未成年的孩子“压岁钱”,这是长久以来的民间传统,那么为什么过年要给孩子们“压岁钱”呢。过年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起源于古代,清朝皇帝不给压岁钱,压岁钱是指长辈给幼童或晚辈的红包,从此人们纷纷效仿,在除夕夜用红纸包了钱给孩子,意为“压祟钱”,天长日久,变成现在“压岁钱”的叫法。
1、过年为什么要给压岁钱?
过年要给未成年的孩子“压岁钱”,这是长久以来的民间传统,那么为什么过年要给孩子们“压岁钱”呢?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传说:古时候有个叫“祟”的小妖,专门在大年三十的这一天晚上,趁孩子和大人睡着时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所有被摸到的孩子都会吓得“哇哇”大哭,变得爱生病起来,因此人们为了不让“祟”来伤害孩子,人们大年三十这天晚上都要亮着灯守一晚上,叫做“守祟”。
有一对老夫妻,老来得子,对儿子十分疼爱,大年三十晚上,夫妻俩用红线串了八枚铜钱逗孩子玩,当孩子玩累了沉沉睡着时,夫妻俩就把铜钱放在枕边,然后老夫妻俩守着孩子,光怕自己睡着了,“祟”来伤害孩子,但是老夫妻俩年岁已大,到了四更天,实在熬不住就睡着了,这时候,“祟”出现了,但是它刚要摸孩子的头,只风枕边的铜钱发出一道金光射向“祟”,
“祟”尖叫着逃跑了,而孩子安然无恙。从此人们纷纷效仿,在除夕夜用红纸包了钱给孩子,意为“压祟钱”,天长日久,变成现在“压岁钱”的叫法,人们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为孩子祈福,希望能无病无灾,健健康康的成长,因此,“压岁钱”也就一直流传至今。而且我们这个地方的老人还会告诫初为父母的人,不但在大年三十这天晚上给自己的孩子一些“压岁钱”,让孩子去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把“压岁钱”好好地存起来,父母万不可将孩子的压岁钱花掉,
2、过年要给压岁钱,但是大人为什么要给小孩压岁钱呢?
过年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起源于古代。在古代,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低下,一般小孩子生养长大很不容易,人们认为给压岁钱有“驱邪辟邪”的意思,能够帮助孩子健康长大,它承载了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和关爱之情,古代的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通用的钱币,而另一种是特制“压岁钱”,它的材料或铜或铁,形状也方圆不一,钱上一般都刻有诸如“吉祥如意”、“长命百岁”、“福禄寿喜”之类的祝福语。
3、大年三十除夕夜为什么要守岁?
大年三十除夕夜为什么要守岁呢?记得小时侯每逢过年吃罢年夜饭,母亲都会打盆干净水让父洗手,洗后正正衣冠,再到堂屋供桌前依次给祖先、观音菩萨、财神爷、土地爷、灶王爷等等家神菩萨吉神一一上香,感恩神明这一年对家的护佑,祈求新年赐福,头遍香快要燃尽接着上第二、第三遍香守到天亮最好,守的时间越长,守夜的人越多,求到的福气就会更多。
所以,大人为了让孩子们跟着一起守夜,就会先叫我们跟着大人一起包饺子,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分到瓜子、米花糖、炒红薯片等奖品,直到父亲放炮接了年,妈妈才会拿出提前请裁缝来家里做好的新衣服发给我们,让我们第二天去给村里长辈拜年的时侯穿上,除夕烧香的习俗己基本消失了,但是感恩的心永远不能丢,除夕夜陪伴父母的传统不做丢,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创造更要代代相传。
4、清朝的皇帝该怎么过年?他在大年初一也发压岁钱吗?
清朝皇帝不给压岁钱,压岁钱是指长辈给幼童或晚辈的红包,清帝在大年三十给各级官吏丶王子公主丶下人分发“荷包”根据品级的不同,“荷包”里的价值也不一样。类似于现在的年终奖,大年初一则是清帝给祖先上香,并接受王子公主丶嫔妃丶大臣祝贺的日子,其实我们至今都保留着类似习俗,大年初一,民众大多会去拜祭先祖。儿子、媳妇、孙子等晚辈也会来主动向长辈贺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