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治未病要懂阴阳,治己病八纲辩证也必须先辩阴阳。坚持由卦理入手,避免一开始就直接去学六爻、梅花等占卜方法,磨刀不误砍柴工,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卦理就是基础,没有基础,占卜也只会沦为江湖术士的水平;务必将卦辞、爻辞每一句的来龙去脉搞清楚,此卦由何卦变来,从几爻卦变而成,如何是错、综、复、杂,爻与爻上下如何呼应,要做到有“数”;务必掌握好序卦传,不重视序卦传,很多卦理是学不通的;掌握五行、干支的知识,有条件学一些古代天文学知识,将五行、干支和周易的学习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理解一些卦辞、爻辞;学周易是,忌讳。
1、如何辨别阴阳两纲?
八纲,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是辨别疾病属性的两个纲领,凡见抑制、沉静、衰退,晦暗等表现的里证,寒证、虚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内的、向下的、不易发现的,或病邪性质为阴邪致病、病情变化较慢的,均属用阴证范畴。其表现主要有:面色㿠白或暗淡,精神萎靡,畏冷肢凉,倦怠无力,语声低怯,纳差,小便清长或短少,大便稀溏,舌淡胖嫩,脉沉迟,微弱、细,
凡见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表现的表证、热证、实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外的、向上的、容易发现的,或病邪性质为阳邪致病、病情变化较快等,均属阳证范畴。其表现主要有:面色赤,恶寒发热,肌肤灼热,烦躁不安,语声高亢,呼吸气粗,喘促痰鸣,口干渴饮,小便短赤涩痛,大便秘结,舌红绛,苔黄黑生芒刺,脉浮数、洪大、滑实,
2、治未病要先懂阴阳,人体阴阳是如何划分的?
阴阳五行是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不仅仅是治未病要懂阴阳,治己病八纲辩证也必须先辩阴阳,阴阳者,对立统一。即是互为消长,又是互为依托,而且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就机体而言,上为阳,下为阴,左为阳,右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气为阳,血为阴,动为阳,静为阴,表为阳,里为阴,热为阳,寒为阴等等。治未病,要通过望闻问切来辨别体质,要透过现象而推断其本质,
3、如何才能学好周易?
大部分在网上问这个问题的网友,是想通过自学的方法来学习《周易》。那么一定会有下面的几个疑惑,甚至是不解的问题,本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心态,我以我学习周易的一些经过和经验,来探讨下怎么学习《周易》:问:自学易经能成功吗?答:能成功。我学易经到现在没拜过师,没上过各位大师的培训班,没看过什么独门秘籍,一共用了6年时间,现在自占,也收费解卦,费用不低(暂时一卦500元),客人不少。
“韦编三绝”的故事《史记·孔子世家》载:\
虽然谈不上大成就,但勉强可以说由入门到登堂了问:自学易经会不会很辛苦?答:要看你自己怎么定义辛苦,有些人觉得辛苦,有些人乐在其中。想不花时间和精力就能学会任何一门学问都是痴人说梦,何况是以深奥而著称的《易经》?我学易经从听曾仕强、傅佩荣两位老师的讲课音频入手的,有段时间从家开车到公司来回三个小时,路上就听讲课的音频,觉得非常高兴,可以两件事同时做,听音频有个缺点,这点我觉得对所有的学习都有影响:学习的效率是很低的,需要反复的听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