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钟庆发(1910—1986),祖籍广东梅州市蕉岭县,出生在印度尼西亚。在广东钟姓名人中,着重介绍钟世谦、钟定天、钟庆发、钟远蕃4位,抗战时期,曾在粤东的五华、兴宁、梅县及湘、赣等地宣传抗日,钟世谦(1902—1977),广东五华县周江镇冰坎村人。
1、钟姓祖籍在哪里?
远祖钟烈,黄帝五十九世孙,黄帝十七世孙商汤的後裔,武王伐纣,微子启持宗庙祭器跪于军前请罪,武王扶起安慰说:“都是纣的罪过,与你们兄弟没有责任”。微子启、微仲衍兄弟仍回原封地东海(今江苏沛县);将纣之子武庚封于商丘,以继殷祀;并封武王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于武庚周围,史称“三监”,三监之乱后,周公旦奉成王之命发兵平叛杀武庚,废“三监”,派人到东海迎来微子启,将其封在商丘,国号宋,位公爵,为周王室分封的五大公爵之一,从此有了宋国,宋国于宋偃公时分封宗室为大夫,食采钟邑。
宋国虽有宋襄公为春秋五霸之一,却不过是昙花一现,宋国于公元前286年被齐,楚,魏,三国瓜分,国破之后,烈公前往许州襄城(始皇设为颍川郡)隐居,以封邑为姓,是为钟姓,堂号颍川堂,祖山为中岳嵩山。发祥于今安徽省境内,而后则以河南为其繁衍中心,其中以迁入颍川的钟氏从一开始就著称于世,后来成为全国各地钟氏的主要来源,
2、现在广东有多少姓钟名人?
在广东钟姓名人中,着重介绍钟世谦、钟定天、钟庆发、钟远蕃4位。1、钟世谦(1902—1977),广东五华县周江镇冰坎村人,黄埔军校第7期步兵科毕业,曾任第1集团军教导队学员大队中尉排长、连长、营长,159师营长等职。抗战时期,曾任第64军159师476团上校团长,参加过“八•一三”淞沪会战、广西昆仑关、南宁和桂柳等战役,
抗战胜利后,曾任整编第64师159旅副旅长,第64军159师少将师长,1948年,在淮海战役中,率159师投诚解放军,被编入华东野战军,参加解放战争。广州解放后,入南方大学学习,后任广东省参事室参事、广东省政协委员等职,2、钟定天(1906—1963),广东五华县岐岭镇王化村人。抗战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第62军157师941团任中校营长、团长,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后,他随部袭击日寇广州外围据点,转战闽粤赣等省。在粤北第二次战斗中,率团官兵1500余人驻守青龙岗据点,与日寇激战三天三夜,全团阵亡千余人,保全了阵地,阻止日寇打通粤汉线,1940年任196师团长,194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12集团军独立第9旅副旅长。抗战胜利后,任第7战区荣誉军人管理处少将处长,
1945年6月,率部驻守铁石口金钟山,掩护第7战区长官部转移。日寇孟攻金钟山,他坚守金钟山四天三夜,完成掩护任务,后提升为少将团长,1948年升任187师少将副师长。1949年12月,协助国民党军18兵团司令李振,率领187师在四川简阳起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解放军31师副师长,解放军第六步兵学校军事研究室主任、西南军区高参等职。
1950年率师参加抗美援朝,3、钟庆发(1910—1986),祖籍广东梅州市蕉岭县,出生在印度尼西亚。1929年回上海求学,“9·18”事变后,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3年8月,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在狱中转为中共党员,1937年8月被无条件释放,后在南京、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工作,后调到安抗日军政大学、海外工作研究班学习和工作。
新中国成立前夕,任中侨委秘书处副处长,参加中侨委筹备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政务参赞、临时代办,中侨委党组副书记,全国侨联党组书记,全国侨联副主席兼秘书长等职。4、钟远蕃(1913—2004),广东省五华县华城镇塔岗村人,中山大学法学院毕业,抗战时期,曾在粤东的五华、兴宁、梅县及湘、赣等地宣传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