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魁首”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名词。中国古代有些朝代科考取士列五经科,即《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科。每人只需专通一科,每科会试第一名则称为五经魁首,五科中就五人为经魁首。魁和首在古代都是排在第一的意思。划拳辞令大多为祝愿对方升官发财、福寿齐全、人生风顺、爱情美满、身体健康等之类的语言。
八匹马八匹马,我国古代传说中有八匹神马,称之为“八骏”。传说指为周穆王拉车的八匹马,每匹马都有独特超凡本领。东晋时期王嘉撰写了一部神话志怪小说集,名叫《拾遗记》,书中就写出了八匹马的名字和本领:绝地,其本领是足不践土,脚不点地,可腾空而飞。翻羽,其本领是跑得特别快,据说比天上的飞鸟还要快。奔菁,其本领是能够夜行万里。
超影,其本领是能够追着太阳飞奔。逾辉,其本领是身上的毛色彩灿烂无比,光芒四射。超光,其本领是一个马身十个影子。腾雾,其本领是驾着云雾而飞奔。挟翼,其本领是身上长有翅膀,像大鹏一样展翅翱翔九万里。在记录西周时期的历史典籍中,有一部《穆天子传》,西晋时期被发现,一说成书时间为战国时期,史学方面有争议,作者不详,书中记载周穆王率领七萃之士,由著名善御者造父(西周时期人物,赵氏始祖、赢氏始祖)驾车,伯夭为向导,八匹骏马拉车出游。
书中原文:“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八骏因此成为神马,为后世所景仰。从民间划拳划拳辞令解读“五魁首”“八匹马”划拳,有的地方也叫猜拳,古人为了在喝酒时不至于太单调和沉闷,为了喝得更尽兴,就以划拳来助兴。划拳辞令流传千年,如果要从历史上行酒令开始说起,各个历史时期,五花八门,很多都是所谓风雅人士喝酒行乐方式,赋诗填词的有之,唱歌唱曲的有之,猜谜语的有之,掷骰子的有之,各有各的招数。
划拳就是起源于古代行酒令,属于行酒令中的一种,是酒文化中的饮酒礼仪。划拳辞令在民间多种多样,往往同一个地方,从一开始到十结束的辞令(有的地方从一到二十),有多种多样,只要是吉祥之语,对方能听懂就行。下面例举如下:一:一心敬、一条龙、一锭金、点状元、一金魁、一元宝等。二:哥俩好(叔侄好、伯侄好、公孙好等),两家好(俩相好)等。
三:三多多,三星照、三只羊、三元开、三结义等。四:四季财、四喜财等。五:五魁首、五花骢、五纪魁、五子科、五福财等。六:六六六、六六顺,六个六、六六连等。七:七个巧、巧七个、七仙女、七团圆、七巧巧等。八:八匹马、八大仙、八大寿、八仙寿、八仙到等。九:九长久、久久长、九连环、快升官等。十:满堂红、全来了、全到来、合家欢、十全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