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是最休闲的一天,是最自由的一天。在以往,大年初一有个规矩,就是年初一的早上,小孩儿一早起来就要去给家中长辈磕头拜年,大年初一扭一扭,这里的“扭一扭”可不是只是扭扭腰肢那么简单,而是指人们可以活动起来了,大年初一,作为家中的小辈,除了在家中向自已的父母,祖父母拜年外,还要给分家另住的伯父,叔叔拜年。
1、大年初一,你们都会是怎么过?
大年初一怎么过?离开家乡进城工作已多年,但家乡的习俗始终萦绕在心中。中华民族最隆重的春节即将来临,想想过年的时光,激起层层涟漪,勾起美好的回忆,大年初一怎么能忘记?1、穿戴打扮的一天。每年的大年初一,大人们仍然起的很早,叫起沉睡的孩子们,让孩子们梳洗打扮一番,然后让每个人换上新买的漂亮衣服,戴上新买的帽子,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2、拜年的一天。梳洗打扮好了之后,家长会安排大小的孩子们去拜年,先给自己家的长辈拜年并可以领到压岁钱,然后去给同姓的长辈拜年,因为我们是个小村庄,所以还要每家每户的去拜年,拜年之后,剩余的时间全是孩子们自己的时间,彻底解放了。3、休闲休息自由的一天,大年初一是最休闲的一天,是最自由的一天。大人孩子都不再考虑干活学习的事情了,孩子们放心地玩,大人们放心地串门聊天,
这时候,孩子们可以去找其他小朋友玩,踢键子、滚铁环、看大人打牌下象棋等等。4、美食的一天,回想孩提时代,那时物质生活极其不丰富,只有到了过年的时候,好吃的好喝的才开放几天,这是孩子们梦幻的乐园。过年的前几天,大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的美食,炸油条、炸耦合、炸肉炸鱼,条件好一点的,还可以煮一锅猪下水(猪头猪脸猪肝肺尾巴等等),
真是美食的天堂,这也是过去小孩盼望过年的物质诱惑吧!5、欢聚的一天。过年最核心的价值就是家人团聚,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初一这天,一大家子是在一起吃团圆饭的,这时叔叔婶婶、大爷大娘全家人都要去爷爷奶奶家里一起吃饭,一起聊天欢聚。年三十、初一中午饭,还有晚上饭肯定是一起吃的,初二就各自回自己的家吃饭,团聚结束,
2、农村老俗语:"大年三十坐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是什么意思?大年初一要怎么扭?
大年三十坐一宿,这个意思大家都非常清楚,即在大年三十晚上,也就是除夕夜,人们通常会熬夜守岁至零点,从旧的一年跨入到新的一年,寓意辞旧迎新。“守岁”这一习俗,自古以来就有,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就曾写过一首《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在古代,据传,过年通宵不睡,挂灯笼、烧火堆、敲敲打打并燃放鞭炮,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做“年”的怪兽;也有说是为了吓跑在年三十晚上喜欢往黑处钻的“扫帚星”。
到现在,人们除夕之夜燃放鞭炮,当然已经不再是驱魔逐鬼的意思了,主要还是为了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辞旧迎新,祝福明天!年三十的晚上,人们吃过年夜饭之后,就会开始包饺子,然后守至半夜12点时,就开始放鞭炮、吃饺子,因为半夜12点钟是子时的开始,除夕的子时恰好是来年正月初一,这时燃放鞭炮、吃饺子(因有“交子”的谐音),便可达到“更岁交子”的吉庆,不仅有辞旧迎新之意,也寓意来年生活年年红火,大吉大利!大年初一扭一扭,这里的“扭一扭”可不是只是扭扭腰肢那么简单,而是指人们可以活动起来了。
在以往,大年初一有个规矩,就是年初一的早上,小孩儿一早起来就要去给家中长辈磕头拜年,又因为那时一村子基本上都是同宗同族的亲戚,小孩们给自己家中长辈拜完年后,还要挨家挨户的去其它亲厚长辈家拜年。大人们起来后,则要先去祖宗牌位前烧香、磕头、上供,然后放鞭炮,烧早饭,之后还要准备迎接上门拜年的亲朋好友,家中老老小小大都忙活起来。
3、大年初一,为什么不能出门呢?
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说法的!大年初一,作为家中的小辈,除了在家中向自已的父母,祖父母拜年外,还要给分家另住的伯父,叔叔拜年!这样肯定就要出门了,我们把第一天出门叫出行(行hang),需放鞭炮送行的!拜完长辈后,还要去给已作古的祖宗们祭祖——俗称拜祖年,这也是要出门的!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