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的人,多数是一辈子没有出过大力的人”,其实,有一定的道理。人的体能都是有限的,不管是遗传、年龄、个头、习惯等等,都在限制着人的体能,许多搞体育运动的,或者做体力劳动的人,为什么到了一定年龄就会腰酸背痛;有的,还会出现了残疾,需要很长的时间,经过人们艰苦的努力,才能逐步提高人们的生活。
1、有人说:长寿的人,多数是一辈子没有出过啥大力的人,你以为呢?
“长寿的人,多数是一辈子没有出过大力的人”,其实,有一定的道理。出大力,亦即:出过头力,付出了超越本人体能的力,凡事过了头,就会产生不利的状态,这是连三岁小孩也懂得的道理。人的体能都是有限的,不管是遗传、年龄、个头、习惯等等,都在限制着人的体能,如果只有八百斤的力气,却挑了一千斤的担子,即便动作标准,也会对机体造成伤害,这是不争的事实:许多搞体育运动的,或者做体力劳动的人,为什么到了一定年龄就会腰酸背痛;有的,还会出现了残疾?为什么小孩子摔倒,爬起来继续玩耍?有的,甚至从二楼跳下去,也没有出现骨折现象?而超过了六十五岁的老人,就要提防最后一次骨折?前几天还看到报道:一个七十二岁的老人,下楼梯不注意摔了一跤,三天后去世。
2、六、七十年代乡村最令人羡慕的工作,现在怎么样了?
六、七十年代,是祖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国家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由于中国人囗多,底子薄,要改变当时一穷二白的面貌,却实不容易。需要很长的时间,经过人们艰苦的努力,才能逐步提高人们的生活,在六、七十年代,农村实行的是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各村都以生产队为单位,集体统一劳动,按劳分配。
这时的人们还没有完全解决温饱问题,国家号召人们仍要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六、七十年代乡村最吃香的工作是大队书记、会计,其次是生产队队长和会计。因为那个年代,国家的各项建设都在轰轰烈烈的进行着,农村以兴修水利为主要建设,人们农忙时节忙种庄稼,农闲时抓紧时间兴修水利,大家都是你追我赶,起早贪黑的干。只有大队书记和会计不要劳动,他们坐在大队办公室计算、滩派当天各生产队要完成的生产任务,有时到工地上指挥群众如何干,书记一声令下,大队所有百姓都必须照办,
生产队的队长和会计也不需要做事,他们只是指挥本队群众如何干,从那里干到那里。所有群众都会踏踏实实的从早干到晚,在那时农村忙修水利的建设年代,有一项手艺也是比较吃香的,如木匠、篾匠、石匠、铁匠、裁缝等,因为他们一天只要上交生产队几毛钱,就可以不参加生产队紧张的兴修水利的劳动,去做他们的手工业,这样即轻松,又吃人家的、拿人家的,自由自在,还可吃香的、喝辣的,每天工资现金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