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旅行”二字,怎样写最好看。具体到书法“舍得”二字用哪种书体写出来才好看,我认为,把草书撇开,用哪种书体写出来都好看,四年前,我试了很多办法,都感到要把字写好很难,光写好点横竖撇捺都很难,更别说写一个字了,甚至也下了决心,要从像练童子功一样开始苦练。
1、书法“大寒”两个字怎么写好看?
“大寒”,时令节气,可以用行草书来写,“大”字字形简单,可以粗壮笔画,“寒”字比较较多,可以张扬一点,笔画轻细飘扬一点,则会有对比,显得灵活生动。下面我先用签字笔演示一下:我写得不好,下面还是来看古代书法名家的行草书写法吧:一、米芾行书出自1、宋·米芾·晋纸帖;2、宋·米芾·从天竺归隐溪之南冈诗;二、王献之草书出自:1、晋·王献之·授衣帖;2、晋·王献之·薄冷帖三、王羲之行书出自:1、晋·王羲之·奉告帖;2、晋·王羲之·极寒帖;四、苏轼行书出自:1、宋·苏轼·吏部陈公诗跋;2、宋·苏轼·黄州寒食诗帖;五、赵孟頫行草书1、元·赵孟頫·洛神赋;2、元·赵孟頫·俗尘帖六、黄庭坚行书出自:1、宋·黄庭坚·辱教帖;2、宋·黄庭坚·庞居士寒山子诗;七、董其昌、文征明行书出自:1、明·董其昌·濬路马湖记;2、明·文徵明·自作诗卷八、沈粲、傅山草书出自:1、明·沈粲·千字文;2、清·傅山·孟浩然诗;以上8种写法,都是名家大手笔,法度森严、气势磅礴,您喜欢哪一种呢?我特别喜欢王献之草书和最后一种草书写法,有一种飞扬跋扈的气魄,
2、已经工作了的人怎么做能让字写的好看?
做什么事,都没有接捷径,但有对的路。写字学书法也同样,就拿我学书法为例,四年前,我试了很多办法,都感到要把字写好很难,光写好点横竖撇捺都很难,更别说写一个字了,甚至也下了决心,要从像练童子功一样开始苦练。当时有一位中国艺术院研究书画的老先生,收到我主编的杂志和约稿信,信是我用毛笔写的,他就给我打来电话,电话里说了半个多小时,
说得最多的是说我的字有书卷气,这点很好,但缺功底,没有童子功。老先生说古人学书法,找一块磨平的青砖,用毛笔蘸水练,练到砖凹下去,手就有力了,建议我也这样练,那天晚上我接了老先生的电话很兴奋,老先生既是名人,又是前辈,能和自己说上这么长时间,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第二天,我就托同事,满城找青砖,可惜没找到,
这一招只能放弃了。后来,一次偶然机遇,我在新华书店看到了历代名家的书法字帖,里面有一幅怀素的狂草《自叙帖》长卷,特别喜欢,就买了拿回家临摹,为了可以多次摹写,不被墨汁弄脏,特地找广告公司把字帖覆了膜,再用很薄的有些透明的毛边纸放上面,一张接一张摹,整个长卷摹了两三遍,再开始直接临写,到现在也一直在临写。
(以上是我临写的中华第一草书《自叙帖》10米长卷)通过临写,我发现自己的手灵活了,手腕不僵硬了,而且能写出细如发丝,看去却很有力度的线条,这个时候早已对毛笔感兴趣了,并开始研究如何把手上的力转到笔尖上,如何提按、翻转、起收等,知道了毛笔的特点后,再慢慢开始练楷书,即所谓的童子功,在练习中明显有了掌控的能力,从欧楷到蝇头小楷,再到行书,现在又再回到草书。
3、“片”字的草书怎么写?
“片”字为指事字,甲骨文字形,象劈开的木片,本义:劈开树木之类。《说文解字》解释:片,判木也,从半木,段注:“谓一分为二之木片,”片字看似简单,其实要写好看非常难,我们选取历代书法名家的几种经典写法,对其技法进行分析、讲解:1、晋·王羲之·普觉国师碑王羲之的写法,分解成为左右两笔,左边一笔逆势回锋,与下一笔呼应,右边写得非常优雅生动,最后一竖,使整个字又有鹤立鸡群的感觉,赞!2、唐·陆柬之·文赋陆柬之的写法来源于王羲之,稍有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