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孩子做梦与否,美梦噩梦与否,都不重要,关键在于孩子向我们示弱时,父母不是示威,展现自己与孩子相比多英明神武,而是第一时间给予共情。孩子会做梦哭,无非是梦里可能发生了什么让他害怕的事情,孩子非常没有安全感,自然就会惊醒,不管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现在已经出现晚上睡不好,老是梦哭,该怎么办呢。
1、三岁女孩孩子晚上睡不好,爱做梦,梦哭。是怎么回事?
如果排除缺钙,或者是其他的身体状况的话,那么有可能孩子是被吓着了,父母可以仔细回想一下,孩子出现这种情况之前,有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比如:三岁的孩子可能已经上幼儿园了,是否是有分离焦虑症,或者是在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等等。因为,排除了身体因素的话,那就只能是心理因素了,不管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现在已经出现晚上睡不好,老是梦哭,该怎么办呢?首先,给孩子增加安全感。
孩子会做梦哭,无非是梦里可能发生了什么让他害怕的事情,孩子非常没有安全感,自然就会惊醒,因此,父母可以尽可能多的给孩子一些关爱,让孩子有安全感,自然就不会那么害怕了。其次,引导孩子说出他心中的想法,三岁的孩子可能语言能力还不是太好,但是只要父母好好引导,也许能让孩子说出,自己为什么会害怕。找出孩子害怕的根源,对症下药,自然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了,
最后,不要责备埋怨孩子。孩子半夜老哭醒,家长可能会非常不耐烦,粗暴地对待,这个时候孩子本身就极度没有安全感,如果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和安慰,那内心会更恐惧不安。总之,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家长一定要多一些耐心,要重新建立安全感,本来就是需要时间的,不能苛求孩子马上就做出改变。(欢迎关注:菈妈亲子,一起聊聊育儿那些事),
2、孩子做了不好的梦,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依恋理论表明,早期养育中亲子关系是核心是情感的支持和同理,既孩子遇到困难时,第一个求助的人是父母,第一个提供帮助的人也是父母,亲子关系的基础便建立了!这个关系是孩子与父母之外的其他人、将来找寻伴侣建立自己亲密关系的前提!由此可见,孩子做梦与否,美梦噩梦与否,都不重要,关键在于孩子向我们示弱时,父母不是示威,展现自己与孩子相比多英明神武,而是第一时间给予共情!告诉孩子:做噩梦对他/她而言是件多么可怕的事,太不容易了!谢谢孩子第一时间告诉你,跟你分享这份难受!这样,向孩子传递了几个潜台词:1..在父母面前,既能报喜也可报忧,负面情绪不会被隐藏和压抑;2.无论遇到大小困难,第一时间向父母求助都会获得支持,学会向他人求助是一项重要生存技能;3.父母接纳孩子的脆弱,会让孩子感受到被爱,从而产生更多的自我认同。
3、小孩晚上睡觉做梦老是哭闹是怎么回事?是缺什么营养物质吗?
儿童的睡眠障碍是比较常见的,较之成人更常见,而儿童常见的睡眠问题,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所不同,大多数睡眠障碍与宝宝的营养状况关系不大,而与宝宝的遗传因素及心理因素相关更加密切。临床上经常有妈妈们咨询宝宝夜间哭闹,做噩梦的情况,而这些大多属于以下两种常见的儿童睡眠障碍。即梦惊症(nightterror)与梦魇症(nightmare):1.关于梦惊梦惊(nightterror)又称夜惊或夜恐症,指在深睡眠期突然发出尖叫或呼喊,伴表情惊恐、自主神经症状(呼吸心率加快,甚至大汗淋漓等),或者异常的动作行为表现(试图想要逃离恐怖的事情),
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儿童,但多见于3~12岁儿童,常发生在夜间入睡0.5~2小时内(一般是发生在凌晨1:00-3:00),睡眠中出现大哭大闹,表情紧张、恐惧、出汗、瞳孔散大、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有时有幻听、幻视、神志不清、不认家人,每次症状持续数分钟到20分钟左右,又继续入睡。每周可能会发生2-3次,
往往爸妈去安抚却起不到很好的效果,也很难被叫醒,次日对发作经过不能回忆或仅部分记忆,无完整生动的梦境。江帆,颜崇淮等,1~23个月儿童睡眠问题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6期夜惊症为发育成熟过程中的某些因素所致,发生率约占正常儿童的1%~3%,发作具有自限性,一般会在青春期后自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