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和时的干支,则分别由所属的年和日的干支属性来确定。年和日的天干地支,自古以来就是固定的,一直延续到今,这个只能查万年历来获取,没有别的办法,月和时的地支,很好确定,因为都是固定的,下面我来说一下用天干地支计时的方法,时的地支,上一天的23到今天的凌晨1点之间为子时,两个小时一时辰,依次类推。
1、怎样确定年月日的天干地支?
年和日的天干地支,自古以来就是固定的,一直延续到今,这个只能查万年历来获取,没有别的办法。而月和时的干支,则分别由所属的年和日的干支属性来确定,年来确定月的天干,日来确定时的天干。而月和时的地支,很好确定,因为都是固定的,月的地支按二十四节气划分,立春雨水属寅月,两个节气一个月,后面依此类推。时的地支,上一天的23到今天的凌晨1点之间为子时,两个小时一时辰,依次类推,
2、天干地支通俗一点说怎么表示日、时辰?
这是一个好问题。中国老百姓一般干啥事爱用阴历,不爱用阳历,这是受传统文化影响所致,下面我来说一下用天干地支计时的方法。1.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2.干支纪年法:天干10个,与地支12个,组合为60个,称为六十甲子,依次循环使用,用来计算年份,称为干支纪年法,由一年的立春时分开始算起,此处要切记,不是从大年三十晚上子时开始计算的,这要记住,
3.六十甲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周而复始,用来表示时间顺序,此处注意:己、巳与“已”,戌与“戍”,未与“末”的区别。4.年:每一年用一个干支表示,60年六十甲子用完,再从头开始,循环往复,称为干支纪年法。月:正月是由地支的寅开始,依次与天干组合;如:正月丙寅月、二月丁卯月、三月戊辰月,以此类推,五年六十个月,为一个轮回,循环使用,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使用,六十日一循环。
时:由甲子时开始,每个时辰对应的地支不变,每个时辰为2小时,正好24小时,夜里23点一1点子时,1一3点丑时,3一5点寅时,5一7点卯时,7一9点辰时,9一11点巳时,11一13点午时,13一15点未时,15一17点申时,17一19点酉时,19一21点戌时,21一23点亥时。一个时辰两个小时,第一个小时又叫初,第二个小时又叫正,如:子初、子正;丑初、丑正,
一个小时,又分四刻,十五分钟为一刻。5.计算年份的方法有两种比较常用:a.为了方便,给天干地支编号如下:天干: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10、辛1、壬2、癸3,地支:子4、丑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1、申12、酉1、戌2、亥3。用阳历年的数字尾数对应找到天干字,再用阳历年的数字除以12,余数按数字找到对应的地支字,就得到了干支纪年的用字,
b.阳历年数字-3/10 3,余数对天干。如1984-3=1981,1981除以10,余数是1,1 3=4,即为甲,阳历年数字-3/12 3,余数对地支。如1984-3=1981,1981除以12,余数是1,1 3=4,即为子,即1984年是甲子年,个人浅见,由于水平有限,错误难免,请在下方留言,或者关注我,批评指正,互动交流,探讨学习。
3、四柱中:每柱的干支与地支关系?流年大运日柱这3柱的关系?
在四柱中,以日干为主、为我,年柱干支、月柱干支、时柱干支、日支为宾、也他,从而产生六亲关系,同时也产生了互相相生相克制约的关系,在四柱中,以四柱为静,大运,流年等的时间为动,如是算本人之命运,必以日干为主,从而产生六亲吉凶的关系,其吉凶时间段,一般在大运内产生,以流年或其他时间,作为协助作用,从而产生其吉凶强弱问题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