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0年了,都移动互联网时代了,要还是把《易传》的思想都将文化瑰宝,动不动国学,动不动老祖宗怎么怎么地,那还不如不看,直接扔一边儿算了。朋友们,研易三十多年的【地丁老师】,今天给你们谈一谈《易经》第三十二卦《恒》卦的大体意思吧,前言首先,我认为题主抛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义,关于“易经”“周易”这两个概念到底指什么。
1、《易经》第三十二卦怎么解?
朋友们,研易三十多年的【地丁老师】,今天给你们谈一谈《易经》第三十二卦《恒》卦的大体意思吧。《恒》卦名,上震,下巽。卦象在上面,卦辞,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亨,祭祀,咎,灾难。利贞,利占卜,利有攸往,凡事有利,且有所往来。下面是各个爻辞,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意思,很深的沟壑阻止了永久的目的,所以,占的此爻就凶了,没有什么利益了,
九二,悔亡。意思,占的此爻,无益无害,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意思,一个人没有永久的仁义道德,非得遭遇羞羞耻和侮辱,所以,占得此爻,凡事不宜。九四,田无禽,意思,山野没有禽兽,古打不着猎物。凡是不宜,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意思,一个人有永久的道德,占得此爻,夫人从夫则吉,不从则凶,
2、周易与易经的区别?周易属于易经,二者没有区别吗?
前言首先,我认为题主抛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义,关于“易经”“周易”这两个概念到底指什么?到现在都是个糊涂帐!莫衷一是,没有一个绝对权威的说法。具体回答之前,我想先试着捋一捋四本易学书籍一.正如你前文所言,易经最早有三本,《连山易》《归藏易》《周易》,这个是有定论的。然后《连山易》《归藏易》原本失传了,这个几乎也没啥争议,不过按南怀瑾老先生的说法,《连山易》《归藏易》虽然原本失传了,但其中的一些内容在医药、堪舆、道家等领域得到了传承,
二.西周的原本《周易》和后来的《易传》西周的原本《周易》,内容包括64卦的卦象、卦名、卦辞、爻辞。周文王将伏羲八卦演绎成64卦,这一点没多少争议,但是原本《周易》中的386条爻辞是不是都是出自周文王,或者周公旦,或者其它人,这还是莫衷一是的。《易传》《易传》是战国以来解释原本周易的论文,是一部解经之作,是对原来周易的辅佐、解释,
《易传》包括《彖》上、下,《象》上、下,《文言》上、下,《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等七种十篇构成,又称“十翼”。《易传》号称将原来周易从巫术上升到哲学层面,这是《易传》的伟大之处,但《易传》的思想水份很大,在解经以外人为掺杂了很多思想糟粕。什么“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简直是屁话连篇,是几千年封建尊卑思想,把人划分为三六九等的始作俑者,罪魁祸首嘛,这话要对,那“人人平等”难道错了???都2020年了,都移动互联网时代了,要还是把《易传》的思想都将文化瑰宝,动不动国学,动不动老祖宗怎么怎么地,那还不如不看,直接扔一边儿算了。
关于周易和易经两个名词的争议反正《连山易》《归藏易》已经失传了,现在讨论的范围一般限定在周易的范围内,周易,易经这两个名词的内涵,现在根本就是混着叫的,就是南怀瑾先生,张其诚先生,刘大钧先生等各自说法也不一样,在不同场合叫法很可能也不一样我的结论和看法叫啥名字根本不重要,在现在的语境下,反正要么是单独指原本周易,要么是指原本周易和易传的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