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起名 > 起名知识 > 起名问答 > 12节气是什么意思,一年中12个节气是什么

12节气是什么意思,一年中12个节气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28 16:35:16 编辑:运气王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一年中12个节气是什么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一年中12个节气是什么

2,说出12节气

节气可作两个意思理解:一、二十四气中的一类。从小寒起,太阳黄经每增加30°,为另一个节气。计有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称十二节气。二、二十四气的泛称。 地球每365天5时48分46秒,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每24小时还要自转一次。由于地球旋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以北半球来讲,太阳直射在北纬23.5度时,天文上就称为夏至;太阳直射在南纬23.5度时称为冬至;夏至和冬至即指已经到了夏、冬两季的中间了。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分别为春分和秋分,这也就到了春、秋两季的中间,这两天白昼和黑夜一样长。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叫做“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说出12节气

3,中国十二节气指什么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表· "

中国十二节气指什么

4,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含义

1 二十四节气含义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二十四节气原产生于黄河流域一带,它具体地反映了黄河流域一带的农事活动和气候关系。但由于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农时季节,便于人们分段掌握农事活动,便在全国各地流传开了。各地农民在应用二十四节气的过程中,结合本地地区气候情况来安排农事,充实和丰富了二十四节气的内容,使二十四节气在各个地区都得到了因地制宜灵活地应用。 一、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这个节气,表示着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开始了,天气将逐渐回暖,广阔的大地将呈现一片万象更新的景象,也标明一年的农事活动的开始。俗话说:“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二、雨水: 雨水这个节气,表示气候逐渐回暖,雨量开始增多,结束了冬天少雨的现象。 三、惊蛰: 惊蛰这个节气,表示春意渐浓,气温升高,春雷也开始轰鸣,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开始出土活动,过冬的虫卵也快要孵化了。 四、春分: 这个节气,表示春季日夜千分的意思。在春分这一天,全球各地昼夜都各为十二小时。此后,白天逐渐增长,夜间逐渐缩短。 五、清明: 清明这个节气,表示气温已变暖,草本萌动,自然界出现一片清秀明朗的景象。 六、谷雨: 谷雨这个节气,表示降雨量逐渐增多,更适宜农作物生长,所谓“雨生百谷”就是这个意思。 七、立夏: 立夏这个节气,表示风和日丽的春天已经过去,夏季开始,炎热的大气即将来临,农事活动已进入夏季繁忙季节了。 八、小满: 小满这个节气,表示农作物欣欣向荣,长得丰满可爱。由于暴雨已开始,江河易满。 九、芒种: “芒”是指壳实尖端的细毛。芒种这个节气,北方表示收割麦类作物和播种稻谷。有人把芒种说忙种,由于这时候是耕种最忙的季节,意思也是可相通的。 十、夏至: 夏至这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天到来了。夏至这一天,白天最长,黑夜最短。这个时期日长夜短。 十一、小暑: 小暑这个节气,表示已进入暑天,炎热逼人。 十二、大暑: 大暑这个节气,表示夏季最炎热的署天来临了。 十三、立秋: 立秋这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季将过,天高气爽的秋天开始。 十四、处暑: “处”是终止的意思。处署这个节气表示炎热的暑天已过去,天气渐渐转凉。 十五、白露: 白露这个节气,表示天气更凉,空气中的水汽,夜晚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 十六、秋分: 秋分这个节气,同春分一样,表示秋季日夜平分的意思。在秋分这一天,全球各地昼夜都各为十二小时。此后,黑夜逐渐增长,白天逐渐缩短。 十七、寒露: 寒露这个节气,表示露水更浓,天气逐渐由凉转寒。 十八、霜降: 霜降这个节气,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 十九、立冬: 立冬这个节气,表示冬季的开始。预示气候的寒凉程度将逐渐加剧。 二十、小雪: 小雪这个节气,表示到了冬季,北方开始降雪。 二十一、大雪: 大雪这个节气和小雪一样,但表示降雪要来得大些。 二十二、冬至: 冬至这个节气,表示最冷的冬天要来了。 二十三、小寒: 小寒这个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最寒冷的季节。会出现霜冻。 二十四、大寒: 大寒这个节气,同小寒一样表示一年中天气最寒冷的季节。
春雨惊春清天谷,夏满芒夏暑相连(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二十四节气表春季立春2月3—5日 雨水2月18--20日 惊蛰3月5--7日 春分3月20--22日 清明4月4--6日 谷雨4月19--21日 夏季立夏5月5--7日 小满5月20--22日 芒种6月5--7日 夏至6月21--22日 小暑7月6--8日 大暑7月22日--24日 秋季立秋8月7--9日 处暑8月22--24日 白露9月7--9日 秋分9月22--24日 寒露10月8--9日 霜降10月23--24日 冬 季立冬11月7--8日 小雪11月22--23日 大雪12月6--8日 冬至12月21--23 小寒1月5--7日 大寒1月20--21日

5,12节气是哪些

24节气必须按照太阳在天空中运行的真实位置而定,它其实是一个「时刻」,而非「一日」。传统中国历法为阴阳合历,制订的准则有利用太阳的运动(日、年与节气),也有月亮的运动(月)。在地球上观察,太阳每日会向东移动约1度,环绕一圈的时间称为「回归年」或「太阳年」,其运行轨迹称为「黄道」。由于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公转轴有23.5度的倾角,使得夏季正午时太阳仰角高度较高,冬季时较低,影响一年四季气温与季候。为了让先民们能得知寒暑气候变化而决定农事进展或作为生活起居的参考,古代历法学家于是规定:将每年冬至到次年冬至的一回归年时间平分为十二等分,称为中气;再将二个中气等分称为节气,此为24节气的来源,而这种节气的制订法称为「平气法」。 然而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为椭圆形。离太阳较近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较远时则较慢,对当时制订此历法的中原地区而言,某些节气无法反映出真实的气候状况。故自清代开始,另定以春分点为0度,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订为一个节气或中气,24节气因而为24个特定的时刻,而非特定的24天。此种节气制订法称为「定气法」。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 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 春季开始,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是蠢动,表示万物开始有生气。雨水: 春到人间,降雨开始增多,春雨绵绵。惊蛰: 虫类冬眠或隐藏起来,伏著不动,叫做蛰。春雷响起,惊醒蛰伏地下冬眠的虫类,将开始出土活动。春分: 春季过了一半,此时阳光直射赤道上,这一天太阳从正东方升起,落於正西方,地球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昼夜长短相等,古代曾称春分与秋分为昼夜分。清明: 天气逐渐和暖,春暖花开,草木开始萌发茂盛,大地一片气清景明的现象。谷雨: 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农夫刚完成春耕,田里的秧苗正需大量的雨水滋润,适时且足够的雨水才能使谷物成长茁壮。但此时的气候,却时晴时雨,时冷时热,最让人不易捉摸。立夏: 夏季开始,此时已出现温暖的气候,万物迅速生长。小满: 满指谷物籽粒饱满,稻谷和麦类等夏熟农作物行将结实,等待成熟,但尚未达到饱满的程度。芒种: 有芒作物开始成熟,结实成穗,此时也是秋季作物播种的适当时节。夏至: 炎热的夏天真正到来,此时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上,北半球受光最多,是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中午时太阳的仰角是一年里最高的,因此日影是一年中最短的,过了夏至日,白天渐渐变短,夜晚慢慢加长。小暑: 暑是炎热之意,此时天气开始逐渐炎热,但是还没有热到极点,虽然夏至时北半球受阳光照射时间最长,由於太阳射来的热力必须先对地面和大气加温,才能把热储存於大气中,所以天气从夏至开始慢慢加热,经过小暑后,热度才会逐渐升高到极点。大暑: 气候酷热到达高峰。立秋: 秋季开始,气温将由热转凉,凉爽舒适的秋天就要来临。处暑: 处是止的意思,表示夏天的暑气到此终止,但有时晴天的下午,炎热不亚於暑夏,可视为夏的回光返照。白露: 天气已经转凉,夜晚时空气中所含的水汽,接触到地面上因辐射而迅速冷却的物体,於是部份凝结为水滴而附於地面的花草树叶上,这些透明晶莹的水珠,我们就称它为白露。秋分: 秋季过了一半,同春分一样,此时阳光直射赤道上,地球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昼夜长短相等。寒露: 此时已届深秋,天气转冷,早晚所接触到的雾气和露水,感觉寒意沁心,而草木行将枯萎。霜降: 天气渐寒,当地面的物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或以下,接触的水汽直接结霜附於其上。立冬: 冬季开始,冬是终了,作物已收割贮藏,农事完成。小雪: 气候寒冷,此时节空气中的水汽在温度冷至摄氏零度以下时,会凝成结晶状的固体由空中降下,称为降雪,不过降雪量不多且不大。大雪: 天气更寒冷,大雪纷飞,地面积雪。冬至: 严冬来临,此时阳光直射南回归线上,北半球受光最少,是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中午时太阳的仰角是一年里最低的,日影是一年中最长的。小寒: 天气相当寒冷,虽进入严冬但尚未到达最冷的时候。大寒: 天气酷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看这都知道了。参考资料:http://www.ln-lanhua.com/bbs/printpage.asp?BoardID=2&ID=1068

6,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反映一年中自然现象和农事活动季节特征的二十四个节候。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是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是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春分、秋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是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   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   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5日和该月的20日左右为小、大寒。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由于上下五千年历史以来,我国的主要政治、经济、文化、农业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1]中原地区,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历,在后的为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雨水为正月中,后人就把节历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现在的农历既不是阴历也不是阳历,而是阴历与阳历结合的一种阴阳历。农历存在闰月,如按照正月初一至腊月除夕算作一年,则农历每一年的天数相差比很大(闰年13个月)。为了规范年的天数,农历纪年(天干地支)每年的第一天并不是正月初一,而是立春。即农历的一年是从当年的立春到次年立春的前一天。例如2008年是农历戊子年,戊子年的第一天不是公历2008年2月7日(农历正月初一),而是公历2008年2月5日。早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二十四节气和黄道十二宫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这八个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后来到了《淮南子》一书的时候,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7,二十四节气都有哪些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二十四节气:立春、 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分别代表的含义:1、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2、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3、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4、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5、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6、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7、立夏:夏季的开始。8、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9、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10、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11、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12、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13、立秋:秋季的开始。14、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15、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16、秋分:昼夜平分。17、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18、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19、立冬:冬季的开始。20、小雪:开始下雪。21、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22、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23、小寒:气候开始寒冷。24、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24节气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分别代表的含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四立”,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夏至、冬至——合称“二至”,表示天文上夏天、冬天的极致。春分、秋分——合称“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霜降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划分依据:立春二十四节气从属农历,但却是根据太阳的位置来划分的。即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划分为24个彼此相等的段落。也就是把黄道分成24个等份,每等份各占黄经15°。由于太阳通过每等份所需的时间几乎相等,二十四节气的公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并有两句口诀:上半年来六、廿一, 下半年来八、廿三。古时把节气称“气”,每月有两个气:前一个气叫“节气”,后一个气叫“中气”。在农历中,以立春为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是随着斗纲所指的地方并结合当时的自然气候与景观命名而来的。所谓斗纲,就是北斗七星中的魁、衡、杓三颗星随着天体的运行,斗纲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其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月份。如正月为寅,黄昏时杓指寅,半夜衡指寅,白天魁指寅;二月为卯,黄昏时杓指卯,半夜衡指卯,白天魁指卯,其余的月份类推。参考资料百度知道: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58740471.html
24节气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分别代表的含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四立”,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夏至、冬至——合称“二至”,表示天文上夏天、冬天的极致。“至”意为极、最。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夏至雨连连,冬至雪纷纷。春分、秋分——合称“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霜降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另有清淡明智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芒种火烧天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5日和该月的20日左右为小、大寒。划分依据:立春二十四节气从属农历,但却是根据太阳的位置来划分的。即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划分为24个彼此相等的段落。也就是把黄道分成24个等份,每等份各占黄经15°。由于太阳通过每等份所需的时间几乎相等,二十四节气的公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并有两句口诀:上半年来六、廿一, 下半年来八、廿三。古时把节气称“气”,每月有两个气:前一个气叫“节气”,后一个气叫“中气”。二十四节气按月分布情况如下表,它又同农历闰月的安排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农历中,以立春为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是随着斗纲所指的地方并结合当时的自然气候与景观命名而来的。所谓斗纲,就是北斗七星中的魁、衡、杓三颗星随着天体的运行,斗纲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其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月份。如正月为寅,黄昏时杓指寅,半夜衡指寅,白天魁指寅;二月为卯,黄昏时杓指卯,半夜衡指卯,白天魁指卯,其余的月份类推。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是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是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春分、秋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是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5日和该月的20日左右为小、大寒。
节气名。在每年公历3月6日前后。冬眠动物将四出活动。渐有春雷。

文章TAG:12节气是什么意思节气是什么什么

最近更新

  • 公历2018年1月是什么年,2018年是什么年公历2018年1月是什么年,2018年是什么年

    本文目录一览1,2018年是什么年2,2018年是什么年3,2018年阴历是啥年4,2018年1月1日是佛历哪天5,2018年属什么6,2018年一月一号按阳历是狗年吗7,2018年1月申日是什么时候1,2018年是什么年2018年.....

    起名问答 日期:2023-02-13

  • 水瓶男什么样子的性格,水瓶座的男生是什么性格水瓶男什么样子的性格,水瓶座的男生是什么性格

    水瓶座的男生是什么性格狂我是水瓶座的,我的性格就是爱钻牛角尖啦,但是对自己想做的事,总是会努力去做好的。这个没有什么统一的,每个人性格斗不一样的水瓶男很会交往。和什么人都可以搭上.....

    起名问答 日期:2023-02-13

  • 带珏的人名是什么意思,珏做人名是什么意思带珏的人名是什么意思,珏做人名是什么意思

    珏做人名是什么意思意味白玉无瑕意味白玉无瑕意味白玉无瑕珏在古代是一种玉器,表示说一个人漂亮的意思,我们经常说一个人漂亮像一块美玉一样。玉也有驱邪避灾的作用,所以也寓意平安吉祥的.....

    起名问答 日期:2023-02-13

  • 名字适合带什么字,女的名字上带什么字最好名字适合带什么字,女的名字上带什么字最好

    女的名字上带什么字最好婕颖珍汾雪芷姗婷萍蕾琦丽伊嘉梅妍君羽瑛瑶薇莹馨欣怡茗晨丹霜虞倩梦思曼琳菲静华芸舒萱欢惠晓娜娇璐妮涵玥雅桦岚霞珮洁只是想到这么多。。还有什么问题请追问.....

    起名问答 日期:2023-02-13

  • 属老虎是属什么的,老虎属于什么属属老虎是属什么的,老虎属于什么属

    老虎属于什么属老虎(学名:Pantheratigris),俗称虎、大虫,是哺乳纲中豹属的四种大型猫科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老虎是属于哺乳纲中豹属熊猫属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大熊猫科,{0}2,1986年属.....

    起名问答 日期:2023-02-13

  • 数字220风水学代表什么,220与284这组数字的关系代表什么数字220风水学代表什么,220与284这组数字的关系代表什么

    220与284这组数字的关系代表什么220的因数加起来是284,284的因数加起来是220,代表我心中有你,你心中有我!{0}2,220代表什么意思和含义“220”代表“爱爱你”。其他特殊数字代表的含义:520—.....

    起名问答 日期:2023-02-13

  • 什么水晶旺偏财运,哪些水晶是旺财运与事业的什么水晶旺偏财运,哪些水晶是旺财运与事业的

    哪些水晶是旺财运与事业的黄水晶正财,绿幽灵偏财金发晶和红发晶是事业{0}2,那种水晶最旺财黄水晶又名“财富之石”。黄水晶主偏财运,佩带黄水晶,能增强气场中的黄光,黄光会影响物质生活和财.....

    起名问答 日期:2023-02-13

  • 宜是代表什么生肖,一五相宜是代表什么生肖宜是代表什么生肖,一五相宜是代表什么生肖

    一五相宜是代表什么生肖鼠。。。。蛇。请采纳鼠{0}2,宜字五行属什么繁体拼音康熙笔划字意五行宜宜yí8木宜拼音:yi(姓氏)繁体:宜笔画:8五行属性:木吉凶:吉{1}3,宜请问五行属什么宜拼音:yi繁体:.....

    起名问答 日期:2023-02-13

起名知识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