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起名 > 起名知识 > 起名问答 > 赐剑之仪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是吾剑之所从坠中的是 是什么意思

赐剑之仪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是吾剑之所从坠中的是 是什么意思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8-09 19:59:55 编辑:运气王 手机版

1,是吾剑之所从坠中的是 是什么意思

翻译成“这,这里”。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是吾剑之所从坠中的是 是什么意思

2,尚方宝剑有什么用

  尚方(也作上方):掌管制造供应御用器物的官署。 即皇帝御用的宝剑。持有皇帝所赐尚方宝剑的大臣,具有先斩后奏的权力。比喻上级特许的权力。  尚方剑是指中国古代皇帝藏在“尚方”的剑,在汉代称尚方斩马剑,明代称尚方剑,在戏剧和小说中大家一般俗称其为“尚方宝剑”。“尚方”也称“上方”,是专管供应制造皇帝所用器物的官属名。尚方剑本为斩马剑,非常锋利,可以断马,由于藏在尚方,便俗名为“尚方宝剑”,从汉代就已经开始有了。  据《前汉书》载:朱云上书皇帝就曾说“臣原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明代刘伯温也说过:“先封尚方剑,按法诛奸赃。”可见持有尚方宝剑的人是皇帝最信任的人,有先斩后奏之特权。但这样先斩后奏也必须按法行事,不能胡来。  以尚方剑为名而象征专断权力,并且有隆重的授剑仪式,应该从元代开始。忽必烈(1260至1294年在位)时,道士张留孙以神道治愈皇后的病,“帝后大悦,即命留  各式尚方宝剑图(7张)  孙为天师,刘孙固辞不敢当,乃号之上卿,命尚方铸宝剑以赐,建崇真宫于两京,俾留孙居之,专掌祠事”。 此时的尚方剑还没有用于政务和军事,但已经被看作专断权力的象征。至元七年(1270年),四川、陕西发生反抗蒙古的武装叛乱,中书“省臣患之,请专戮其尤者以止盗,朝议将从之”。这时,翰林学士、侍御史高鸣认为:“制令天下上死囚,必待论报,所以重用刑、惜民生也。今从其请,是开天下擅杀之路,害仁政甚大。”忽必烈采纳高鸣的意见,没有授予征伐将帅以“专戮”权力。  从史料上看,赐尚方剑以专杀和便宜行事的做法,是在明代“万历三大征”时开始实行的。 万历二十年(1592年),宁夏哱拜叛乱,万历皇帝“用尚书(石)星言,赐(总督陕西、延、宁、甘肃军务魏)学曾尚方剑督战”。而魏学曾调兵包围宁夏镇却“惑于招抚”,明廷便以甘肃巡抚叶梦熊替代魏学曾,“亦赐尚方剑”。 此时明军已经围城长达半年之久。叶梦熊决河灌城,并乘哱拜内乱之际,攻破城池,“尽诛拜党及降人二千”,哱拜之子哱承恩等被绑赴京师,皆被处死。 此战的获胜,使明廷尝到甜头,赐尚方剑也开始频繁起来。

尚方宝剑有什么用

3,是吾剑之所从坠从坠的意思是什么啊详细点

是”指示代词,这儿。 所:地方, “从坠”:剑坠落之处。 “之”结构助词 整个意思是:这里是我的剑掉下的地方。

是吾剑之所从坠从坠的意思是什么啊详细点

4,请帮我翻译史记项羽本纪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①,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②,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③。项梁尝有栎阳逮④,乃请靳狱椽曹咎书抵栎阳狱椽司马欣⑤,以故事得已⑥。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⑦。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⑨,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⑩,族矣(11)!”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12),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13)。①季父:父之幼弟,即小叔父。“季”,兄弟中排行最小的。②去:放弃,丢下。③竟学:学到底。“竟”,终于,完毕。④逮:及,指有罪相连及。⑤请:求,要。书:信。抵:到达,这里是送达的意思。⑥以故:因此。已:止,了结。⑦皆出项梁下:意思是都不如项梁。⑧繇:同“徭”。⑨阴:暗中。部勒:部署,组织。宾客:“指客居吴中依附项梁的人。子弟:指吴中的年轻人。⑩妄言:胡乱说。(11)族:灭族,满门抄斩。(12)扛:两手对举。(13)虽:即使。惮:害怕。 秦二世元年七月①,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②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③。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④。”是时桓楚亡在泽中⑤。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籍曰⑥:“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⑦。门下大惊,扰乱⑧,籍所击杀数十百人⑨。一府中皆慴伏⑩,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11),谕以所为起大事(12),遂举吴中兵(13)。使人收下县(14),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15)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16),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17)。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18),徇下县(19)。①秦二世元年:即公元前209年。②会稽守通:会稽郡郡守殷通。③“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大约是当时成语。“先”,在前边;“后”,在后边。④将:带兵。⑤亡:逃亡,避匿。⑥眴:目动,眨巴眼,使眼色。⑦印绶:指印。“绶”,穿缚印纽的带子。⑧扰乱:乱,混乱。“扰”也是乱的意思。⑨数十百人:一百来人。⑩慴伏:因惧怕而屈服。“慴”,恐惧。“伏”,同“服”。(11)故:从前,原先。(12)谕:晓喻,告诉。所为:等于说所以。(13)举:发动。(14)下县:指会稽郡下属各县。(15)部署:安排,布置。(16)公:对对方的尊称,等于说您。主:主管。(17)伏:同“服”,敬服,佩服。(18)裨将:副将。(19)徇:带兵巡行占领地方。 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①,未能下②。闻陈王败走,秦兵又且至,乃渡江矫陈王命③,拜梁为楚王上柱国。曰:“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④。闻陈婴已下东阳,使使欲与连和俱西⑤。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居县中,素信谨⑥,称为长者⑦。东阳少年杀其令⑧,相聚数千人,欲置长⑨,无适用,乃请陈婴。婴谢不能⑩,遂强立婴为长,县中从者得二万人。少年欲立婴便为王(11),异军苍头特起(12)。陈婴母谓婴曰:“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13)。今暴得大名(14),不祥。不如有所属(15),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16)。”婴乃不敢为王。谓其军吏曰:“项氏世世将家,有名于楚。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17)。我倚名族,亡秦必矣(18)。”于是众从其言,以兵属项梁。项梁渡淮,黥布、蒲将军亦以兵属焉。凡六七万人(19),军下邳(20)。①于是:在此时。②下:用兵力威服,降服。③矫:假托。④以:率领。西:向西,西进。⑤使使:派使者。后一“使”字旧读去声,是使者的意思。与连和:跟陈婴联合在一起。⑥素:平素,一向。信谨:老实谨慎。⑦长者:忠厚老实的人。⑧其令:指东阳县县令。⑨置长:推举首领。“置”,设立。⑩谢:推辞。(11)便:立即。(12)异军:与众不同的军队。苍头:指以青色包头巾裹头。又《集解》引如淳曰:“魏君兵卒之号也。《战国策》魏有苍头二十万。”特起:独起,就是独树一帜的意思。(13)先古:祖先。(14)暴:突然。大名:指称王之名。(15)有所属:有所归属,意思是去依附谁。(16)“非世”句:意思是因为你不是世人所指说的人物。“指名”,指着称名。(17)其人:项氏的人,指项梁。(18)必:一定,必然。(19)凡:总共。(20)军:驻扎,扎营。 当是时,秦嘉已立景驹为楚王,军彭城东,欲距项梁①。项梁谓军吏曰:“陈王先首事②,战不利,未闻所在。今秦嘉倍陈王而立景驹③,逆无道。”乃进兵击秦嘉。秦嘉军败走④,追之至胡陵。嘉还战一日,嘉死,军降。景驹走死梁地。项梁已并秦嘉军,军胡陵,将引军而西。章邯军至栗,项梁使别将朱鸡石、馀樊君与战⑤。馀樊君死。朱鸡石军败,亡走胡陵。项梁乃引兵入薛,诛鸡石。项梁前使项羽别攻襄城⑥,襄城坚守不下。已拔⑦,皆阬之⑧。还报项梁。项梁闻陈王定死⑨,召诸别将会薛计事⑩。此时沛公亦起沛往焉。①距:同“拒”。②先首事:最先领头起事。③倍:同“背”,背叛。④败走:战败而逃。“走”,跑。⑤别将:与主力军配合作战的部队将领。⑥别:另外。⑦拔:攻下。⑧阬(kēng,坑):同“坑”,活埋,坑埋。⑨定:确实。⑩会:会聚,集合。 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①:“陈胜败固当②。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③,楚人怜之 至今,故楚南公曰④楚虽三户⑤,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蠭午之将皆争附君者⑥,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于是项梁然其言⑦,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⑧,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⑨。陈婴为楚上柱国,封五县,与怀王都盱台。项梁自号为武信君。①说:游说,劝说。②固:本来。当:应当,应该。③怀王入秦不反:楚怀王熊槐被秦昭王骗至武关会盟,结果被扣留,死在那里。“反”,同“返”。④南公:战国时一位善预言的老人,《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南公十三篇”,属阴阳家。⑤虽三户:意思是即使只剩三户人家。“三户”是极言其少。一说“三户”为地名。⑥蠭午:等于说蜂起。“蠭”,同“蜂”。“午”,纵横交错的样子。⑦然其言:以其言为然,认为他的话对。⑧心:熊心,楚怀王之孙名心。⑨“立以为”二句:立熊心为楚怀王,是为了顺从民众的心愿。“怀王”本是熊心祖父的谥号,立心为怀王,于理不当,但这是合于“楚人怜之至今”的心情的。 居数月,引兵攻亢父,与齐田荣、司马龙且军救东阿,大破秦军于东阿。田荣即引兵归,逐其王假。假亡走楚。假相田角亡走赵。角弟田间故齐将,居赵不敢归。田荣立田儋子市为齐王。项梁已破东阿下军①,遂追秦军。数使使趣齐兵②,欲与俱西。田荣曰:“楚杀田假,赵杀田角、田间,乃发兵。”项梁曰:“田假为与国之王③,穷来从我④,不忍杀之。”赵亦不杀田角、田间以市于齐⑤。齐遂不肯发兵助楚。项梁使沛公及项羽别攻城阳,屠之⑥。西破秦军濮阳东,秦兵收入濮阳。沛公、项羽乃攻定陶。定陶未下,去,西略地至邕丘⑦,大破秦军,斩李由。还攻外黄,外黄未下。①东阿下:东阿一带。“下”,表示属于某一范围。②数:屡次,多次。趣(cù促):同“促”,催促。③与国:互相联合的国家,即盟国。④穷:困窘,走投无路。⑤市于齐:跟齐国做交易。“市”,买。⑥屠:屠戮,毁灭。⑦略:夺取。 项梁起东阿,西,(北)[比]至定陶①,再破秦军,项羽等又斩李由,益轻秦,有骄色。宋义乃谏项梁曰:“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②,秦兵日益③,臣为君畏之。”项梁弗听。乃使宋义使于齐④。道遇齐使者高陵君显,曰:“公将见武信君乎?”曰:“然。”曰:“臣论武信君军必败⑤。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⑥。”秦果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大破之定陶,项梁死。沛公、项羽去外黄攻陈留,陈留坚守不能下。沛公、项羽相与谋曰⑦:“今项梁军破,士卒恐。”乃与吕臣军俱引兵而东。吕臣军彭城东,项羽军彭城西,沛公军砀。①比(旧读bì,庇):等到。②少(shāo稍):稍。此句“卒少惰”实际是说“将骄”,即说项梁骄傲了。这是一种委婉说法。③益:增加。④使宋义使于齐:派宋义出使到齐国去。⑤论:推断,预料。⑥疾行:快走。及:赶上。⑦相与:在一起。 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陈余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钜鹿城。章邯令王离、涉间围钜鹿,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栗①。陈余为将,将卒数万人而军钜鹿之比,此所谓河北之军也。楚兵已破于定陶,怀王恐,从盱台之彭城②,并项羽、吕臣军自将之。以吕臣为司徒,以其父吕青为令尹。以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①甬道:两旁筑墙的通道。输之粟:给王离、间涉输送粮食。②之:往,到……去。 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①,此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②,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③。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④。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⑤,我承其敝⑥;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⑦,必举秦矣⑧。故不如先斗秦、赵⑨。夫被坚执锐⑩,义不如公;坐而运策(11),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12),贪如狼,强不可使者(13),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14),饮酒高会(15)。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16),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17),士卒食芋菽(18),军无见粮(19),乃饮酒高会(20),不引兵渡河因赵食(21),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22),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23),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24),非社稷之臣(25)。”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26),即其帐中斩宋义头(27),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慴服,莫敢枝梧(28)。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29)。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使桓楚报命于怀王(30)。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①征:征兆,兆头。②说:同“悦”。③卿子:当时对人的尊称。冠军:《汉书》颜师古注:“言其在诸军之上。”④“夫搏”句:“搏”,抓取,这里指叮咬。“虻”,牛虻。“虮”,虱卵。全句意思是能够叮咬大牛的牛虻并不能破牛身上小小的虱子,比喻钜鹿城虽小,但很坚固,秦兵不能马上攻破它。(参用王伯祥《史记选》说)又:《汉书》颜师古注:“言以手击牛之背,可以杀其上虻,而不可以破其内虱,喻今将兵方欲灭秦,不可尽力,与章邯即战,或未能禽,徒费力也。”《索隐》:“邹氏搏音附。今按:言虻之搏牛,本不拟破其上之虮虱,以言志在大不在小也。”⑤罢:通“疲”。⑥承:趁,利用。敝:疲惫。⑦鼓行而西:敲着鼓行进,向西攻秦。⑧举:攻取,占领。⑨斗秦、赵:使秦国和赵国互相争斗。⑩被:同“披”。坚:指坚甲。锐:指锐利的兵器。(11)运策:运用谋略。(12)很:同“狠”,不听从,执拗。(13)强:倔强。(14)身;亲自。(15)高会:大会宾客。(16)戮力:合力,并力。“戮”通“勠”。(17)岁饥:年荒,年成不好。(18)芋(yù,遇):芋头,这里指薯类。菽:豆类。(19)见:同“现”,现成的,原有的。(20)乃:却,竟然。(21)因赵食:依靠赵国的粮食来食用。“因”,凭借。(22)新造:刚刚建立的。(23)埽:同“扫”,尽,这里是全部集中的意思。专属(zhǔ主)于将军:都托付给你了。(24)徇:谋求。(25)社稷之臣:指名副其实的国家大臣。“社稷”,本为社稷坛,古代天子诸侯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地方,后来代指国家。(26)朝:参见。(27)即:就在。(28)枝梧:本指架屋的小柱与斜柱,枝梧相抵,引由为抵抗、抗拒之意。(29)假:代理。(30)报命:复命,回朝报告。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①,救钜鹿。战少利②,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③,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④。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⑤,莫敢纵兵⑥。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士,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⑦。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⑧,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①河:这里指漳河。②少利:胜利不多。③釜:锅。甑(zèng,憎):做饭用的一种瓦器。④冠诸侯:在诸侯军当中居第一。⑤壁:壁垒,营垒。⑥纵兵:出动军队。“纵”,放。⑦惴(zhuì,赘)恐:恐惧。⑧辕门:即营门。古时军营用两辆兵车竖起车辕相对为门,所以叫辕门。⑨膝行而前:跪着向前走。“膝行”,有膝盖行走。 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①。章邯恐,使长史欣请事②。至咸阳,留司马门三日③,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④,赵高果使人追之,不及。欣至军,报曰:“赵高用事于中⑤,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⑥;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⑦。”陈馀亦遗章邯书曰⑧:“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阬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⑨。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⑩,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功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11),而诸侯并起滋益多(12)。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13)。夫将军居外久,多内郤(14),有功亦诛,无功亦诛。且天之亡秦,无愚智皆知之(15)。今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孤特独立而欲常存(16),岂不哀哉!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17),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18);此孰与身伏鈇质(19),妻子为僇乎(20)?”章邯狐疑(21),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约未成,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度三户(22),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项羽悉引兵击秦军污水上,大破之。①让:责备,责问。②请事:请示有关事情。③司马门:皇宫的外门,常有武官司马把守,所以叫司马门。④出故道:走来时所走的路。“故道”,原路。⑤用事:掌权,擅权。中:指朝廷。⑥疾:同“嫉”。⑦孰计:仔细考虑。“孰”,同“熟”。⑧遗(wèi,畏):送给。⑨赐死:赐剑令自杀。⑩戎人:指当时的匈奴。(11)以十万数:拿十万来计算,言其极多。(12)滋益:更加,越发。(13)更代:替代,接替。(14)多内郤:朝廷中有怨仇的人多。“郤”,裂缝,裂痕。(15)无:无论。(16)孤特独立:就是孤立。“孤”“特”“独”三字同义。(17)从:同“纵”,合纵,指联合攻秦。(18)南面称孤:就是称王。“南面”,面朝南。古代天子、诸侯都南面听政,所以用南面表示称王。“孤”,古代帝王的自称。(19)孰与:表示……跟……相比怎么样的意思。身伏鈇(fǔ斧)质:即身遭刑戮。“伏”,趴。“鈇”同“斧”,斩人用的刑具。“质”,同“锧”,斩人时所垫的砧板。(20)为:被。僇:通“戮”。(21)狐疑:犹豫不决。(22)度:同“渡”。 章邯使人见项羽,欲约。项羽召军吏谋曰:“粮少,欲听其约。”军吏皆曰:“善”。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虚上。已盟①,章邯见项羽而流涕②,为言赵高③。项羽乃立章邯为雍王,置楚军中,使长使欣为上将军,将秦军为前行④。到新安。诸侯吏卒异时故繇使屯戍过秦中⑤,秦中吏卒遇之多无状⑥,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⑦,轻折辱秦吏卒⑧。秦吏卒多窃言曰⑨:“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⑩,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11),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将微闻其计(12),以告项羽。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于是楚军夜击阬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①盟:立誓约。②涕:泪。③为言:对项羽说。④前行:先锋,先头部队。⑤异时:从前。故:从前,这里可译为曾经。繇使屯戍:被派徭役去驻守边疆。⑥遇:待。无状:没有样子,不像样子,指无礼。⑦奴虏使之:像对待奴隶一样使役他们。“虏”,也是奴隶。⑧轻:轻易,随便。折辱:屈辱,侮辱。⑨窃言:私下说,偷偷说。⑩诈:欺骗。吾属:我们这班人,我们。(11)即:如果。(12)微闻:访察到。“微”,通“覹(weí,维),窥视,探察。 行略定春地①。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②,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③,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④,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①行:行将,将要。②旦日:明天。飨:用酒食款待,这里指犒劳。③幸:宠幸,宠爱。④气:预示吉凶之气。汉代方士多有望气之术,认为望某方云气即可测知吉凶。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①。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②,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③。”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④,不可不语⑤。”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⑥距关,毋内诸侯⑦,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⑧?”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⑨,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⑩?”张良曰:“秦时与臣游(11),项伯杀人,臣活之(12)。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13)?”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14)。”张良出,要项伯(15)。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16),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17),籍吏民(18),封府库(19),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20)。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21)。”项伯许诺 。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22)。”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而善遇之。”项王许诺。①善:“亲善,跟……要好。②具:全部。③毋从俱死:不要跟着沛公一起死。又王念孙认为“从”当作“徒”,意思是白白地。④亡去:逃离。⑤语(yù,遇):告诉。⑥鲰(zōu,邹)生:浅薄愚陋的小人。“鲰”,小。⑦内:同“纳”。⑧当:挡住,抵挡。⑨固:固然,当然。⑩安:何,怎么。有故:有旧交。(11)游:交游,交往。(12)活之,使之活,使他免于死罪。(13)孰与君少长:跟你相比年纪谁大谁小。(14)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事”,侍奉。(15)要:邀请。(16)卮(zhī支):酒器。为寿:古时献酒致祝颂词叫为寿。(17)秋毫:秋天动物身上新长出的细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18)籍:登记。(19)府库:仓库。(20)非常:指意外变故。(21)倍德:就是忘恩负义的意思。“倍”,同“背”。(22)蚤:通“早”。谢项王:向项王陪罪。“谢”,谢罪,道歉。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①,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②,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③。项王、项伯东向坐④,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⑤,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⑥,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⑦,若入前为寿⑧,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⑨,若属皆且为所虏⑩。”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11),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12)。”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13)。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14),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15),哙遂入,披帷西向立(16),嗔目视项王(17),头发上指,目眥尽裂(18)。项王按剑而跽曰(19):“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20)。”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21)。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22)。”则与一生彘肩。樊哙 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23)。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24),刑人如不恐胜(25),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26),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27),因招樊哙出。①从百余骑:带领随从一百多人。骑:骑兵。②不自意:自己想不到。③即日:当天。④东向坐:面朝东坐。这是表示尊贵。⑤目:用眼色示意。⑥玦(jué,决):环形而有缺口的佩玉。三:这里是表示好几次。⑦忍:狠心。⑧若:汝,你。⑨不者:不然的话。“不”,同“否”。⑩若属:你们这班人。且:将。为所虏:被他俘虏。(11)翼蔽:遮蔽,掩护。“翼”,用翼遮盖,保护。(12)与之同命:跟沛公共生死。一说:“同命”,拼命。(13)拥:抱,持。(14)交戟:把戟交叉起来。(15)仆:倒下。(16)披:分开。(17)瞋(chèn,嗔)目:睁大眼睛。(18)眥(zì,字)眼眶:(19)跽:长跪,挺直上身跪起来。按:古人席地而坐,坐时臀部压在小腿上,挺直上身就显得身子长了,叫长跪,就是跽。(20)参乘,即“骖乘”,古代主将战车上居于右侧担任护卫的武士,又叫车右。(21)斗:古代盛酒器。《会注考证》引李笠说《汉书·樊哙 传》“与”下无“斗”字,“斗”盖衍字。(22)彘(zhì,秩)肩:猪腿。生:当是“全”之误。(23)啖(dàn,淡)吃。(24)举:尽。(25)刑人:给人用刑。胜:尽,极。(26)细说:指小人的谗言。(27)如厕:上厕所。“如”往。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①大礼不辞小让②。如今人方为刀俎③,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④?”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⑤,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⑥,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⑦,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⑧。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⑨,公乃入。”沛公已去,间到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⑩,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11);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12),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13)。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①大行:指干大事。细谨:小的礼节。“谨”,仪节,礼节。②大礼:指把握大节。辞:推辞,这里有避开,回避的意思。小让:小的责备。③俎:切肉的砧板。④何操:带了什么。“操”,持,拿。⑤会:正赶上,恰巧。⑥置:放下,丢下。⑦步走,徒步跑,指不骑马乘车。⑧道:取道,经过。间行:抄小道走。⑨度:估计。⑩不胜杯勺:意思是不能再喝。“不胜”,禁不起。“杯勺”,两种酒器,这里借指酒。(11)再拜:表示恭敬的礼节,这里就是恭敬的意思。(12)督过:责备。(13)竖子:等于说小子,奴才。《会注考证》:“竖子,斥项庄辈,而暗讥项羽也。” 居数日

5,是吾剑之所从坠中的是是什么意思

之:结构助词,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之所从:从这里。
“是”是复指代词,在语义指代上与“吾剑之所从坠”相等。

6,古人曹操献剑 是什么意思

他为了杀董卓,假装要献一把宝剑给他,其实是想趁机用宝剑杀他
估计是虽然有磨难,但是都能够平安度过,最终能有所收获。像曹操献刀,到被董卓通缉,有惊无险的出逃,之后南征北战,定鼎中原

7,请问挂剑流徽是什么意思

“挂剑流徽”绝不能用在院门牌匾上。【除非你的确有下面的用意】挂剑——“挂剑”为怀念亡友或对亡友守信的典故。亦以讳称朋友逝世。 《史记·吴太伯世家》载:春秋时, 吴王寿梦 少子季札 封于延陵,号延陵季子 。他出使路过 徐国 ,徐国 国君很爱他的剑。季札已心许,准备回来时再送给他。等到回来时,徐 君已死,季札就把剑挂在徐君墓上,表示不能因徐君已死而违背自己许剑的心愿。后以“挂剑”为怀念亡友或对亡友守信的典故。亦以讳称朋友逝世。 唐 王维 《哭祖六自虚》诗:“不期先挂剑,长恐后着鞭。” 明 张煌言 《祭定西侯张侯服文》:“徒深挂剑之怀,每阻炙鸡之愿。” 苏曼殊 《答萧公书》:“今托 穆弟 奉去《饮马荒城图》一幅,敬乞足下为焚化於 赵公 伯先 墓前,盖同客 秣陵 时许 赵公 者,亦昔人挂剑之意。”流徽——1. 琴的别称。 南朝 梁 张率 《相逢行》:“堂上抚流徽,雷罇朝夕施。”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音乐·琴》:“《初学记》:堂上抚流徽。按:流徽,谓琴也。”2. 流传的好名声。 王闿运 《<衡阳县志>序》:“流徽未湮,思追芳躅。”
你好!挂剑流徽如果你家姓吴,当然就可以用。否则要闹出笑话。因为这是 季扎的典故。打字不易,采纳哦!

8,请问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典故

《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翻译成现代文字就是:有个楚国人要坐船过江,他佩戴的剑从船上掉到了水里,他没有马上下水去捞,而是在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达到目的地停下来后,他才从船上跳下水去找剑,结果当然是找不到了。因为船在行走,剑却不会行走,用这样的方法来寻找剑,难道不是很令人困惑的吗?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孩子,小时候没有好好上学吧~
要解放思想,事实就是,与时俱进,发展地看为题,
从前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江里。于是他急忙在船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停后,他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船已经走了很远了,但剑不会随船而行。用这种方法来找剑,岂不是很糊涂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不能墨守成规,要学会变通,学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典出《吕氏春秋·察今》记述的一则寓言,说的是楚国有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江中,他在舟上刻下记号,说:“这是我把剑掉下的地方。”当舟停驶时,他才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遍寻不获。该寓言劝勉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变,若不知改革,就无法治国,后引伸成不懂变通、墨守成规之意

9,典故是什么意思

典故的意思是: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有出处的词句。详细解释①典制和掌故;②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③泛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示例:①《北史·高隆之传》:“隆之性好小巧,至於公家羽仪,百戏服制,时有改易,不循典故,时论非之。”②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四》:“压角之来莫究其始,开元礼及累朝典故并无其文。”③清·田兰芳《蓬莱(袁可立别业)纪胜杂体小引》:“则是编也,亦可备蓬瀛之典故,以资取信。”
典故------典制和掌故。   掌故原指旧制、旧例,也是汉代掌管礼乐制度等史实者的官名。后来一种常见的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汉朝,《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   典故依据《词海》解释:   1、典制和掌故;   2、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   这样看来,典故的释义要比掌故来得宽泛。掌故要比典故更民间化、俚俗化、口语化,与逸闻、佚事往往成双出对;典故中的典是典籍的意思,顾名思义,典故也可解释成典籍中的故事和词句。因此,它更书面化、正规化,是正统文学的一个分支。如果把掌故比喻为野史,典故则像是正史。事实上,我们习惯把古文的一些脍炙人口的故事称之为典故,而把一些积古的老人口头所述的话,统括为掌故,当然这个掌故与长于世故有别。此外,掌故往往给人以长篇累牍之感,而典故则用很精炼的语言概括了整个故事的大概,以成语等固定的词或短语约定俗成了下来。譬如刻舟求剑、掩耳盗铃、守株待兔、邯郸学步、画蛇添足等等,令人一目了然,一读题目就知道是什么意思,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所以,典故通常与成语紧紧联系在一起。成语是人们在长期使用语言过程中形成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成语典故是汉语词汇中的特殊部分。它们结构简练、含义丰富,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但是,许多成语典故中,字面上不易准确理解,必须认真加以查考。这是成语典故逐渐被人们遗忘和弃用的主要原因。

文章TAG:赐剑之仪是什么意思是什么赐剑剑之之仪

最近更新

  • 办公室摆什么植物好打理,办公室放什么植物比较好办公室摆什么植物好打理,办公室放什么植物比较好

    本文目录一览1,办公室放什么植物比较好2,办公桌适合放的植物3,办公室适合放哪些绿植4,办公室养什么植物最好5,容易打理的办公室常绿植物6,在办公室适合放什么植物7,办公室适宜摆放的植物有哪.....

    起名问答 日期:2023-08-09

  • 4更什么是什么生肖,大年四更燃鞭炮是什么生肖4更什么是什么生肖,大年四更燃鞭炮是什么生肖

    本文目录一览1,大年四更燃鞭炮是什么生肖2,辞旧迎新四更回指什么生肖3,四更灯下续史记是什么生肖4,三更防火四更上朝的是什么生肖5,四五更时的生肖6,七仙下凡四更到是什么生肖7,四更回来休息.....

    起名问答 日期:2023-08-09

  • 十分高明是什么动物,半空中的火把高明指的是什么动物十分高明是什么动物,半空中的火把高明指的是什么动物

    半空中的火把高明指的是什么动物萤火虫没这个谜语2,机灵智商与高明猜一动物猴猴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3,人这种高级动物太高明了从生物学意义上说,人只不过是一种动物,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人.....

    起名问答 日期:2023-08-09

  • 公元前74年属什么生肖,74年生肖是公元前74年属什么生肖,74年生肖是

    74年生肖是是今年20010本命年虎虎……2,生肖七四年属什么生肖虎七四年是属于虎的生肖。虎.........3,1974年属什么1974年属什么?=生肖虎星座属虎1974年属(虎)4,1974年的属什么生肖生肖虎。.....

    起名问答 日期:2023-08-09

  • 邦字的本义是什么,邦的寓意是什么邦字的本义是什么,邦的寓意是什么

    邦的寓意是什么本人认为是安邦建国的意思2,邦字在说文解字中如何释义哪里有说文解字字典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卷六】【邑部】邦【漢zdic.net典?】國也。从邑丰聲。3,我想知道邦.....

    起名问答 日期:2023-08-09

  • 梦到好多雪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梦见下雪预兆什么梦到好多雪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梦见下雪预兆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1,梦见下雪预兆什么2,梦见雪是什么征兆3,梦见很多雪是什么意思4,梦见好多雪暗示什么5,梦见雪天是什么预兆6,梦见走廊有好多雪我和两个个认识的人在打雪仗听说梦到雪不7,梦见雪是.....

    起名问答 日期:2023-08-09

  • 重视爱情的人是什么样,什么样的人最重视自己的爱情重视爱情的人是什么样,什么样的人最重视自己的爱情

    什么样的人最重视自己的爱情深爱你的人。2,对感情的重视程度意味这一个什么样的人意味着他是否是一个重感情的人,能够判别他在物质上如金钱,和感情有冲突时,取舍问题,重感情的或许能,放下物.....

    起名问答 日期:2023-08-09

  • 78年2月什么星座,1978年2月属什么星座78年2月什么星座,1978年2月属什么星座

    本文目录一览1,1978年2月属什么星座2,1978年2月26曰是什么星座3,19780208年的星座是什么4,1978年2月6日上午出生什么星座5,1978年2月18日出生的是什么星座6,1978年二月十七是什么星座7,78年农.....

    起名问答 日期:2023-08-09

起名知识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