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蛇的天敌跟它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关系,如果周围环境存在体型比自己明显大出很多的蛇类动物,那么,最有可能猎食它们的不会是其他物种,反而很可能就是潜伏在自己周围的同类,比如有吃蛇专业户之称的眼镜王蛇。这个蛇种不仅身躯比很多蛇大,毒性也超强,所以,一般有眼镜王蛇长期生活的地方,你都很难看到其他蛇种。与此同时,小蛇有可能被大蛇吃掉,也可能被老鹰、刺猬、蛇雕、甚至是猫和猪干掉。
而在一些特定环境中,原产于北美洲的浣熊、爱在白天活动的小型哺乳动物狐獴、最大可以长到2到3米长的巨蜥、被称为全世界最无所畏惧的动物的非洲蜜獾(平头哥),以及几乎可以对蛇毒完全免疫的蛇獴,都是蛇类动物不容小觑的自然天敌。很多时候在聊到某种动物的天敌时,很多人总会把人类提出来,没错,以人类目前拥有的科学技术来看,的确暂时没有任何动物可与我们抗衡,包括凶猛无比的蛇类。
但是,天敌和你拥有制服它们的能力性质不同。我们人类的食物来源很多,并不是非要以某种动物为食才能维持正常生活,而且,现在也禁止猎捕野生动物,包括所有蛇类的不同蛇种。关于蛇,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事情:有毒蛇并没有占据蛇类动物的大部分,全世界范围内的三千多个蛇种里,大约有1500种以上的蛇种都是无毒蛇,也就是说,很大一部分蛇的身体构造组成部分种,都没有能够分泌毒液的毒腺部位;为什么无毒蛇一般都采取缠绕的方式攻击猎物?我们可以从现有统计数据看到,世界上的绝大部分无毒蛇在体型上都达到了身长50到200厘米。
也就是说,被无毒蛇攻击的雷武一般都与其存在体型大小上的差异;很多人都害怕蛇,在蛇成为被保护的野生动物之前,网络上也不乏诸多灭蛇言论。但事实,蛇类动物对地球生态环境的贡献是十分重要的,像蛇这样拥有庞大种群数量的动物,毫无疑问是其分布环境中食物链的重要构成部分,而蛇的灭绝势必会导致原本应该被它们吃掉的物种数量激增。
巨蟒的天敌是什么?为什么?
巨蟒的天敌是什么,为什么?大蟒蛇是如何生吞人的,难道人跑不掉吗?要知道,巨蟒是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一个蛇种,如果非要给它们找一个天敌,那只可能是体型比自己更大的蟒蛇亲戚!要说它们害怕什么?那么只有像葛藤这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植物,才更容易让蟒蛇不敢轻举妄动。巨蟒的繁殖行为跟其他动物不同,一条雄性巨蟒往往会先后跟几条雌性巨蟒发生交配行为。
巨蟒的发情期多为每年的3月到8月之间,而它们寻找交配对象的方法,便是雌性巨蟒身体中可分泌出的特殊气味,整个交配过程一般持续在1个小时到3小时。你一定很难想象,交配之后的雌性巨蟒不仅不会大补特补,而且还会停止进食好几十天,只是为了用自己的身体为巨蟒后代搭建孵化的空间。巨蟒不喜欢凑热闹,通常情况下都独来独往,所以,只有在繁殖后代的特殊时期,我们才有可能看到几条巨蟒齐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