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中就能看出一个问题,就是项羽重用楚人,比较排斥其他人员,所以这些原本有更大发展空间的武将和谋士最终都被项羽排斥出去,甚至最为依仗的范增也被项羽劝退。楚人在项羽身边能有多重用呢?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项伯,鸿门宴本是一个绝佳的时机,但是因为项伯的告密和从中捣乱,那还有什么楚汉之争,并且项羽在事后并无太大危险,可见项羽对于楚人的信任和放纵,这也是陈平能用反间计将项羽身边的人一个一个撬走的原因。
内心孤傲、英雄主义强烈可以说楚军因为项羽的影响,从而产生了一些不易察觉的心理,就是以项羽为首,只要有项羽存在那么士气就自然提升了,相反,没有项羽的存在,楚军就好像群龙无首没有一个绝对的领导者,并且项羽的谋略是公认的不行,于是排除项羽坐镇后方指挥三军的可能,但项羽只有一个人,于是项羽身在哪里,哪里就赢,但项羽不在的地方往往溃败的非常快。
项羽内心崇尚的是什么?自然是英雄主义,他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汉军可以说看到他都非常的害怕,在武将楼烦让楚军束手无策的时候,项羽只是出面一次,就吓得楼烦带兵撤退,可见其威望,但正因为如此,项羽的英雄主义让下属都变成了碌碌之辈,只在乎冲锋陷阵,至于谋略,需要吗?优柔寡断这是项羽最让人可惜的一点,也是他失败的最大原因,难以想象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绝世武将,在处理事情上是如此的犹豫,完全没有一点战场上杀敌的风范,在鸿门宴上,被刘邦的三言两语就说得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但凡狠下心,天下间哪里还有汉军的存在?继续沿用分封制在项羽当上楚王之后做了一番让天下人看不懂的操作,就是将有功之臣封为诸侯,分封一定的土地,周朝的灭亡是因为什么?就是因为各地诸侯权力太大最终直接无视了周王朝,这才造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乱世。
而项羽就好像看不到其中的弊端一样执意分封,这造成了什么结局呢?就是忠心耿耿的季布最终都背叛了项羽,而其他诸侯自然不会再跟项羽同心,心中想着的肯定是壮大自己的实力,从而逐鹿中原,就跟春秋乱世一样。不重视百姓刘邦虽然不如项羽,但是愿意约法三章来维护百姓的利益,所以百姓内心深处还是拥立刘邦的,其实刘邦做的也没什么,但是跟项羽对比的话,就会发现刘邦的政策是多么的好,真·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这都要从项羽分封天下说起了,项羽称霸之后,天下再一次进入到了春秋那样的时代,乱世对谁迫害最深?自然是百姓了,长期征战需要军费和粮草,这些从哪来呢,自然是由百姓提供,你说这样百姓还会爱戴项羽吗?要我说,就算刘邦不起兵也会有其他人起兵,只不过从抗秦变成了抗楚。总结项羽毫无疑问是一个英雄,一个优秀的将军,但绝对不是一个好的统治者,项羽从来没有重视自己的过错,认为武力可以战胜一切,自己的言语就是绝对的命令,正因如此,才在一系列的事件下慢慢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