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无法知道胡雪岩在人生的最后几年是否遇上了这种女人,也无法知晓胡雪岩是否将自己的不幸归罪于这种艳遇。或许胡雪岩临终前所说的“勿近白虎”就是这个意思,但因为我们无法确定,也就当不得它是真的。我更愿意相信另一种说法,就是胡雪岩所说的“白虎“,既非白花花的银子,也不是白虎女子,而是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一类人。
这种人既有官场背景,又和西方列强相勾连,能力之大,绝对可以一手遮天。其代表人物就是胡雪岩晚年最大的对手盛宣怀。胡雪岩自幼家贫,早年丧父,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从扫地打杂做起,直到做到钱庄的伙计。也正是在这个钱庄里,他因为勤快能干,头脑聪明,深得掌柜的赏识。在他的帮助下,胡雪岩得于赚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并在随后的发展中生意就像滚雪球般愈来愈大,俨然一方巨富。
如果他的人生中没有遇上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那么此生也许就这样平庸度过。然而,世间的事情总有太多的巧合,左宗棠居然找到了他。身为大清“塞防“的代表人物,左宗棠一心想收复新疆。而当时大清国库空虚,有限的军费又大多用之于李鸿章的“海防”。左宗棠无奈之下,只能通过胡雪岩,在西方列强的手中借来巨款,用于行军打仗。
事成之后,不管胡雪岩愿不愿意,他的身上都贴上了左宗棠的印记,虽然得到了红顶商人的荣耀,也同时成了“海防”系打击的对象。负责“海防”系出手的就是盛宣怀,他的名气也许不如胡雪岩的大,但他办事的能力非同一般,是李鸿章手下极为得力的一员干将。公元1882年,胡雪岩决定进军蚕丝市场。当时这个市场基本上被洋人所垄断,国人要想涉足一步,谈何容易。
而胡雪岩其意却是想将整个市场收回到中国人手里,这难度也就可想而知了。但胡雪岩就是胡雪岩,经过他的一番周密筹划,事情进展得出奇顺利,等到在处理意大利生丝市场的这个问题时,意外发生了。这个意外的制造者就是盛宣怀,因为他的干预,使得胡雪岩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为了筹到钱,胡雪岩只能向汇丰银行提出借款。盛宣怀以李鸿章的名义通知银行不得借贷,为防万一,还将这笔款项掌握在自己手中。
此时的胡雪岩,在官场上能够帮到自己的左宗棠己然仙逝,要想通过自己的关系借钱,又苦于对手拼命拆台,无奈之下,就只能变卖家产来还清欠款。这样一来,胡雪岩只剩下钱庄一项尚可腾挪。然而,盛宣怀既然出手,岂有容情一说,他立马派人放出风去,使得胡雪岩的钱庄出现挤兑风波,成了压垮胡雪岩的最后一根稻草。由此可见,这一系列的打击让胡雪岩认识到了盛宣怀的可怕,更清醒地认识到官场势力和西方列强的强大,一旦与之为敌,等待自己的,只能是不可逆转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