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自己压抑的性格和玻璃心呢。题主的用词为“如何看隐藏的真实性格”,隐藏,是动词,分有意识和无意识隐藏,心理学角度分析,多指的无意识隐藏的真实性格,也就是隐性性格,人格的性格从表征上,分显性和隐性性格,首先你得知道,有哪些性格,人不过是在所有已知的性格里面做选择题罢了。
1、如何隐藏自己的内心?
不知提问者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隐藏住自己的内心呢?我冒昧地猜测一下,也许是感觉自己过于直爽造成对朋友的伤害、人际关系的破坏;也许是因为自卑,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怕坦露内心时被人笑话、瞧不起?如果坦露内心造成了自己的痛苦,我们一般倾向于认为坦露内心是不好的,并隐藏住自己的内心。如果是这样,就需要恭喜这位提问者了,因为在遇到痛苦的时候,我们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了,我们想活得更加快乐,我们准备行动了,对吗?对直爽的看法上,我倾向于是一个优点,它与真诚、纯真、感性等字眼联系在一起的,别人会认为你是一个很纯净的人,有什么说什么,有什么话就说了,有情绪当时发作后很快就好了,不需要对你设防,
不像对待那些很深沉的人一样,需要揣摩、防备。所以很多人会喜欢与你接触,喜欢你的纯真,有优点就有缺点,没有一种性格是完全的优点。直爽的人,往往比较在乎自己感受的表达,高兴时就喜形于色,不开心时就阴云密布,喜欢谁时就赞不绝口,讨厌谁时就冷眉相对,往往不在乎场合和时机,也不在乎别人的感受,很容易造成对别人的伤害,
自己感受到别人的伤害后,就开始了后悔和自责。人没有简简单单活着的权利,我们必须走向复杂,我们不能用一种方法对待所有人,我们也不能用一种方法在任何场景中使用;我们不能仅沉浸在自己的感受中,我们也需要在乎别人的感受;我们表达的目的不仅有一吐为快,还有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加快乐。如果是内心里有自卑,就会担心被人发现自己的不好,我们就有很强的隐藏自己内心的需要,
我们会不愿意跟人交往,尽管我们很想;我们会担心被人看穿了,尽管我们已经深深隐藏;我们小心翼翼地展现自己的美好,被发现的总是自己的丑陋。我们隐藏,我们躲避,最终我们要么藏于阴暗,要么无路可逃,但我们知道自己想要绽放在阳光下,想要融入群体中。可能我们需要面对自己心中的黑暗,发现这个黑暗的好;我们需要用光照亮这个黑暗,这其实是一个宝藏;我们需要把这个黑暗放在阳光下,拥抱在怀里,
2、如何发现自己的真实性格?
首先你得知道,有哪些性格,人不过是在所有已知的性格里面做选择题罢了!每一种性格都有外在表现,你观察自己的外在表现,再做选择即可。比如内向和外向,不爱在外人面前展示自己,可能就是内向;喜欢在陌生人面前侃侃而谈,有一帮好友,可能就是外向,比如急性子和慢性子,做事比较着急,可能就是急性子;做事慢悠悠,一点都不着急,可能就是慢性子。
3、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如何看出一个人隐藏的真实性格?
人格的性格从表征上,分显性和隐性性格,显性的,通过相处很容易被看见或认识。隐性的,需要通过特殊的方式而认识,比如心理测试、释梦等,这里先要澄清:隐性不同于隐藏。题主的用词为“如何看隐藏的真实性格”,隐藏,是动词,分有意识和无意识隐藏,而隐性,是名词,指一种存在形式。对于有意识隐藏(想法、动机、性格等),如蓄意作案的人,常人不易看出,但用测谎仪等侦查手段,是可以识别的,
心理学角度分析,多指的无意识隐藏的真实性格,也就是隐性性格。举例,一个23岁的男孩,在父母和周围人的眼里,一贯的被认为是阳光开朗、自律又独立、学习好、爱好多、脾气好的优秀生,但在读大四时,男孩显现出被自己,也被父母惊诧的表现:时不时的情绪低落、暴怒、懒散,他自己说:这是怎么啦?我都不认识自己了,显然,男孩一贯所表现出的被人看见的:活泼、自律、独立、为人友善等等,是他的显性性格;而他被人惊诧的表现背后,存在不被人,甚至不被自己认识的隐性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