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覃姓,还有许多广西姓氏的家谱说他们的祖先来自山东,也多是不可信的。在胡史的后裔中,有以先祖官职为姓,西周初期周公旦设施官位——胡史(簋史、胡簋史),专职掌管君王贵胄的餐饮,以及祭祀大典的牺牲,在没有运用“家谱”划定伦理关系的原始社会里,辈分是靠改变部族名界定的。
1、有人说姓胡的都是以前的胡人,北方少数民族的后代。你怎么看?
在没有运用“家谱”划定伦理关系的原始社会里,辈分是靠改变部族名界定的,古,是远古部族名,古姓,古家管理水源的官名水正记号为“沽”,负责木工的木正记号为“枯”,负责用火的火正为“怙”,金正为“钴”,女官为“姑”、“估”、宰官为“胡”,虞官(管理山林)为“岵”,草正为“苦”,车正为“軲”,牛官为“牯”,鸟官为“鸪”,教官为“诂”,鱼官为“鮕”古部族与辛部族婚育后代记号为“辜”,与骨部族婚育后代为“骷”。
2、胡姓怎么来的?
据统计,目前胡姓人口数量在中国排第十三位,虽比不上李,王,张,刘等大姓,但也算得上众口众多的姓氏,它的来源有:1.源于妫姓:出自舜帝后裔妫满。妫满建有陈国,奉守虞舜的宗祀,谥号胡公,因而又称胡公满、陈胡公,陈国公族后裔多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称胡氏。民间说的“陈胡是一家”来源于此,2.源于胡母氏:出自战国七雄齐宣王之弟后裔胡母氏,属于复姓。
晋朝以后,“胡母”改为“胡”这个单姓,3.源于姬姓:春秋时期,郑国、胡国皆为姬姓国,后来胡国被郑国所灭。姬胡亡国后,胡国子孙就以国号为氏,4.源于归姓。归胡国,妢胡国,西周初期分封的归夷陵族,为两个归姓诸侯国,春秋末期,归胡、妢胡两个小国为楚所灭,两国王族后裔多有以国名“归”或“胡”为姓氏。5.源于官位: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西周初期周公旦设施官位——胡史(簋史、胡簋史),专职掌管君王贵胄的餐饮,以及祭祀大典的牺牲。在胡史的后裔中,有以先祖官职为姓,6.源于官职:汉朝时期有官吏名为胡骑校尉,胡骑校尉掌管“胡人”,多由骁勇剽悍而又忠诚大汉王朝的将领统辖,其中有一些是归附汉朝的少数民族将领。于是军队将士多有以军队称制为姓,即称胡氏,
7.源于李姓。唐昭宗李晔将襁褓中的第十子,托付给近侍婺源人胡三公,三公给皇子取名胡昌翼,这一“胡”称为“明经胡”,又称“李改胡”。现在,这一支胡姓绝大部分分布在今安徽省,8.源于北魏。北魏孝文帝改革,实施一系列汉化政策,包括改汉姓,例如,拓跋氏改姓元氏,纥骨氏改为胡氏9.源于蒙古族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3、广西有哪些姓氏是从山东流传过来的?
据广西公安厅统计数据,广西一共有2000多种姓氏,这些姓氏大多来自外地移民和戍守军队,其中确定来自山东省的主要有以下几个:一、蒙姓:唐武德四年(621年),山东青州人蒙朝安、蒙朝泰、蒙朝怀兄弟随大军南征平蛮,立下战功,唐朝皇帝敕封三兄弟为太尉、将军,后来奉旨扎营在横州(今南宁市辖的县级横州市),并定居于蒙村,后逐渐繁衍开来,
如今蒙姓子孙分派于广西各地,全区蒙姓人口约55万,在广西百家姓中排第27位。二、宁姓:据钦州市浦北县宁氏族人2000年编著的《宁氏族志》,岭南宁氏家族的先祖宁逵,原籍山东临淄(今淄博市),在南朝梁武帝时先到现今的玉林、贵港一带任定州刺史,南朝陈宣帝时转到安州(今钦州)任刺史,宁逵以仁爱并且足智多谋著称,在当时为广西众蛮之长,后人还继承酋帅(土官)的职位,世袭罔替。
宁逵后人宁猛力、宁长真父子在承袭刺史(土官)期间,为维护隋唐国家政权的统一,促进汉族与壮族先民的团结合作,捍卫祖国边境领土完整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如今,宁氏已广泛分布于广西的钦州、灵山、贵港、博白、横县、浦北、邕宁、陆川、上思、玉林、宁明、北海等地,全区宁姓人口约18万,在广西百家姓排第54位。三、廖姓:廖姓,入桂始祖廖监元,原籍山东青州,是北宋时期的一个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