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话说回来,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兴许孙新对这样的媳妇这样的生活甘之如饴呢。所谓怂人有怂福,孙新最后结局不错,活到了征完方腊,最后他跟哥哥孙立一起回登州府,安享晚年了。最后多说一句,电视剧里的顾大嫂实在是美化太多了,太不符合原著形象了,单看电视,可能还会羡慕孙新。实际上水浒卡的顾大嫂才比较符合原著形象。
《水浒传》中孙立为什么能保住孙新顾大嫂乐和最后活下来?
梁山好汉一个都不会死,不存在孙立能够保住孙新、顾大嫂、乐和三人最后活下来。说梁山好汉伤亡惨重,是《征四寇》而不是《水浒传》。《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早已“上应天星”,是北斗七星群中的星煞,“下界”降妖除魔,谁又能伤害到他们呢?所以,不仅孙立、孙新、顾大嫂、乐和能活到最后,一百单八将都将在完成“替天行道,保境安民”使命之后,一同回归“上界”,重登紫府。
既然如此,我似乎就没有必要回答这个题目了。然而,“来都来了”,还是要就题目所讲到的几个人物,说说所谓的“登州系”是怎么回事,他们为何与所有的梁山好汉一道,都能“最后活下来”。孙立是《水浒传》隐藏最深的一条主线在解读这个问题时,我先引用一小段《水浒传》的原文:(太祖)传位与御弟太宗即位。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传位与太子即位。
这朝皇帝乃是上界赤脚大仙。这是施耐庵在“引首”中写到的北宋几位皇帝的传位情况,一直以来,几乎都没有读者注意到,这其中少了一位皇帝,那就是宋真宗。施耐庵这样写大有深意,可谓一击双鸣,既隐射了北宋的“烛影斧声”、“金匮之盟”,又把一条主线牵扯了出来,隐写明朝的一段秘史。这段秘史,其实就是“孙立”。所以,北宋皇位传承少了宋真宗,实际上就是说上一任皇帝直接把皇位传给了孙子。
因为是“孙立”,所以,“玄武大帝”就接着出场了。“嘉佑三年三月初三五更三点”,其中隐藏着玄武大帝的诞辰,由这一天引发的“误走妖魔”,实际上是隐藏了朱棣以玄武大帝之名“奉天靖难”。书中的洪太尉,与后来的朱武构成了“朱洪武”。虚靖先生是宋徽宗朝的张天师,九岁嗣教,在龙虎山顶结庐而居,被写成孩子的形象原也符合历史真实。
但是,虚靖先生却并没有做过牧童,施耐庵的这一笔还是写的做过放牛娃的朱元璋。在见到张天师之前,洪太尉遇到了白额锦毛虎和雪花大蛇。锦毛虎是燕顺,与清风寨的头领都是“红巾军二代”,隐喻“燕王英武真天授”。雪花大蛇则是生于1377年,农历丁巳年大雪节前夜的朱允炆。一虎一龙都是张天师放出了的,所以,这回书主要写的不是宋朝的事,而是以“孙立”为主线,隐写的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帝,从而放出了妖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