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杜甫《清明》诗中说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诗人陆游《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中有“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的诗句。一大家族有的挑水,有的烧水,有的杀鸡、杀鸭、杀羊、杀鹅,有的插香烧纸钱,有的挂青除草,大家一起动手,在山上祖宗的坟墓旁边搞起了野炊。
1、清明节的风俗有哪些?
潮汕地区清明节的习俗几乎都与祭祖有关:一、家祭:清明节当日清晨早餐前,家家户户先摆好三牲祭品,然后恭请祖先香炉牌位,再焚香、三跪九叩、烧纸钱,此谓潮人“家祭”。二、清明粿:“清明粿”是清明节主要祭品之一,也是潮汕著名美食,主要由糯米、艾草或鼠曲草以及红豆馅制作而成,由于清明粿在祭祖前已蒸熟,所以可冷食,也可长时间存放,
三、扫墓:除了相冲年、带孝等犯忌的人外,潮人全家老少在家祭之后都会一起上山扫墓,扫墓主要环节包括除草、清扫、挂纸、墓碑描色和三跪九叩,由于地方政府三令五申禁火,所以很多人家今年省去了烧香和烧纸钱环节。四、踏青:近些年无新坟的人家,在上山扫墓时心情并不会太沉重,尤其对于孩子们来说,上山就是一次放开身心的远足郊游,大家也可趁机接触很多平时不了解的植物和野果,
2、清明前后十天有什么习俗?
您好!我是雪梅瓶,很高兴能跟大家聊这个话题。清明在我国历史悠久,已经形成了一种风俗,不同的省市、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风俗,但总起来说,应该是大同小异吧!抬东西上坟我们这边在清明节前后十天的风俗习惯很多,这几天,每家陆陆续续的带着煮好的糯米花饭、剪好花纸、纸钱,和鸡、鸭、鹅、羊和野炊用具等到祖宗坟上挂青、祭奠。
一大家族有的挑水,有的烧水,有的杀鸡、杀鸭、杀羊、杀鹅,有的插香烧纸钱,有的挂青除草,大家一起动手,在山上祖宗的坟墓旁边搞起了野炊,野炊吃得特别香我们这边还在每年清明节那天做运动会,有赛马、蓝球、斗牛、象棋、跳舞等很多种项目,来庆祝过去的丰收和平安,同时祈祷和祝愿春耕开始的一年里吉祥如意、万事平安、丰收满满。
泼水节,幸福的水、吉祥的水!我小时候随父母在云南芒市生活过几年,那里有个风俗节日——泼水节,就是每年清明节之后第七天开始,一直到第十三天,也就是七天,每天街上热闹非凡,不管你是男女老少,只要你出门,就会被水泼得满身湿湿的像落汤鸡一样,直到现在我都还记忆犹新,念念不忘,一个泼水节竟然七天,可见很隆重,都快追上春节了!可见,清明节在我们国家是很隆重的一个节日,虽然各个地方不同,但风俗大同小异。
3、清明节大家各地有什么文化习俗,这些习俗由来的历史又是怎样呢?
宋朝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朝代,每一个节日都被宋人发挥到极致,清明节是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各种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过节是宋朝人的重要的生活内容,也是享乐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清明上河图》很好的诠释了宋朝清明节全民共乐的场面,
宋朝的清明节的最大亮点应该是蹴鞠。《水浒传》中首先写的重量级人物不是晁盖,更不是宋江,而是市民的代表高俅,他是由踢球发迹当了太尉的,写高俅陪宋徽宗踢球,“使了个鸳鸯拐”,驾鸯拐就是个花样动作,是用左右外脚踝踢球。描写高俅给宋徽宗表演踢球时,“那气球似膘胶一样粘在身上”,这就是指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不同的一套一套的踢技,使“球终日不坠”。
小说虽然作了夸张,但基本上是宋代的事实,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高俅就是凭借高超的蹴鞠技术而跃龙门,成为国家公职人员的,诗圣杜甫《清明》诗中说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诗人陆游《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中有“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的诗句,这说明从唐朝到宋朝清明节都有踢球娱乐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