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流传与中国以及受中国古代影响的属国地界,比如现如今的韩国,受汉文化影响的很多地方都有端午节的习俗传统。端午节有很多称呼,比如“龙舟节”、“五月节”、“端阳节”、“浴兰节”等,08年,端午节被国家定为法定节假日,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同是汉族四大传统风俗节日。
1、端午节的起源是什么?
在我国古代,人们以12地支记载年历。其中“寅”为岁首,正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依次,五月为午月,五月初五,是午月开始的第五天,“午”与“五”同音,端五这一天又称端午。爱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殉国,人们为了缅怀屈原,逐渐演变成每年的五月初五划龙船、吃粽子的传统节日,同时,还有在家门上挂艾草和纸葫芦的习俗,
2、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说说你那儿怎么过端午节的?
记得上小学时就读过的课文,说的是楚国大夫,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屈原投汨罗江的日子。为了纪念诗人,后人们把“端午”这天定为纪念屈原的日子,我记得很清楚,老师是用讲故事的形式为我们讲述这段课文的,说后人们为了防止水中动物伤害到屈原的遗体,就在每年五月初五这天用芦苇叶或蒲叶包的米质食品投入汨罗江中,原意是把水中动物喂饱,使其不能去侵害屈原的遗体,天长日久的传承下来形成了如今祭天,祭水的民间活动,
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节这天,我们家还在南方,家家的大人们都是包传统的粽子,然后在蒸煮粽子的锅里一起煮一些鸡蛋和咸鸭蛋,一般这一天上学的孩子们书包里都装有煮熟的鸡蛋。后来到了西北,西北的生活应该是北方的习惯,但端午这天也是吃粽子和鸡蛋,这时候我知道了历法日子还有公历农历(阴历阳历)之分。再后来我调回了胶东,与外地不同的是,每到端午这天我们这里都是吃饺子,一直到最近这几年这里也开始吃粽子了,略有区别的是端午这天早上吃粽子,中午炒几个菜,晚上包饺子,剩下的应该都一样吧,
3、端午节的来源和风俗习惯是什么?
端午节,现在是我国法定节假日。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有很多称呼,比如“龙舟节”、“五月节”、“端阳节”、“浴兰节”等。《荆楚岁时记》有解释,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其第一个中午的太阳正是登高好天气,这一天往往不会下雨,所以被称作“端阳节”。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流传与中国以及受中国古代影响的属国地界,比如现如今的韩国,受汉文化影响的很多地方都有端午节的习俗传统,
最初端午节是古代百越部族地区,一些崇拜龙图腾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时原定的特定日子。大约在春秋战国之前,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赛龙舟祭祀图腾就一直是其部落习俗,直到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在这一天,伤心绝望之下跳下汨罗江,这一幕恰巧被百姓看到。百姓自发组织,打捞屈原,并往江中投放饭团,吸引鱼虾去吃,以期鱼虾不要吃屈原身体。
后来,贵族统治者为了树立屈原忠君爱国的思想榜样,便将这一天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因为屈原很得民心,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这个节日便流传下来。2008年,端午节被国家定为法定节假日,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同是汉族四大传统风俗节日,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赛龙舟成为主要的节日活动,但中国太大了,有些地方还有一些特别的活动,比如古人五月采摘兰草汤沐浴,现在有些地方还保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