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本是在东海,但为什么会叫南海观音此事件的缘由。“观音”,本为观世音,系佛教菩萨名,“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以是因缘名观世音,宋.寿涯禅师咏鱼蓝观音,有“金蘭西裙”等语,仅为观音变像。
1、观世音为什么改名观音?
观世音菩萨又名观自在菩萨,前者是鸠摩罗什所用译名,后者是玄奘翻译所用的名字。在民间前一译名更常用,但有些时候也不尽然,比如玄奘用观自在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流传度更广,而鸠摩罗什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显然不及前者,而观世音又常简化为观音。民间有一说法是因为避讳唐太宗李世民而改名的,这一说法由于玄奘法师译为观自在似乎从一侧面证明了可信度,
但这一说法人云亦云的演绎成分过多,并不足信。在汉译佛教经典中,无论是鸠摩罗什还是玄奘对同一佛经的译本,对释迦牟尼佛的敬称都是用“世尊”这个词,按理来说对照“世民”这个皇帝的名号,那更应该避讳才对呀,但很显然没有这一说法,鸠摩罗什的译本《金刚经》与玄奘的奉诏所译的《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都是用“世尊”这一词表达弟子对佛祖的尊称。
说观世音因为避讳而改名很显然站不住脚,那么观世音又名观音从何而来呢?这应该远在唐朝之前就有这种说法,而其实这一说法的提出者也就是鸠摩罗什本人,主要是由于偈言格式的需要而简化为观音的。鸠摩罗什所译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关于观世音菩萨的一部重要经典,是佛祖通过回答无尽意菩萨提出的问题而阐释观世音菩萨的名字由来以及种种殊胜的功德,
在最后无尽意菩萨和佛通过偈言问答的形式提纲挈领的总结此前的说法中,佛在多处就直接用观音这个称呼了,比如“汝听观音行”、“念彼观音力”等五言句子。鸠摩罗什是东晋时期后秦高僧,他在译经上的成就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他所处的时代要比唐太宗李世民登基要早两百多年,他翻译的佛教经典就这么说的,与李世民真一点关系也没有。
2、遂宁为什么叫观音故里?
(按:本文原创于2005-5-6,通过网络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特将此文进行了补充完善,作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请大家指正,)遂宁为什么被称为观音故里?陆续将自己写的以观音故里为总题的系列随笔贴在遂宁的网站上和全国的网站上与大家交流,不知为什么全国的网站上并没有网友来质疑遂宁怎么会是观音故里?而是遂宁有网友对遂宁是观音故里表示质疑,甚至还有人指出笔者搞清楚观音菩萨是男是女没有?由于在遂宁老百姓中世代相传着这样的民谣:“观音菩萨三姊妹,同锅吃饭各修行,大姐修在灵泉寺,二姐修在广德寺,只有三姐修得远,修在南海普陀山。
”所以在遂宁及周边的老百姓心中,遂宁就是观音故里,每年在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观音菩萨的生日、出家日、得道日,遂宁灵泉寺和广德寺的香会节,确实是人山人海,成为遂宁是观音故里的极好证明。有专家学者也在研究遂宁的民间观音文化现象,也得出了一些支持遂宁是观音故里的结论,例如:有学者经过考查有关史料,认为遂宁灵泉寺和广德寺在唐朝成为全国有名的观音道场时,南海普陀山的观音道场还没建;现在广德寺还保存着的宋真宗敕赐的玉印,上面就刻有“敕赐广利禅寺观音珠宝印”。
学者郑祯诚经过研究资料和深入实地考察,写出了专著《中国观音——妙善公主的故乡在遂宁》,郑祯诚从流传最广的《香山宝卷》上讲述的妙善公主成观音的故事入手,得出结论:在西汉末年,印度佛教通过新疆等地,逐渐从中国的西部传入内地,当时最早向中国传入佛教的民族大月氏,随着民族迁移,来到了现在遂宁所辖的涪江边,成立了兴宁国,国王妙庄王的三女儿妙善在灵泉寺出家,最后得道成为观音菩萨。
郑祯诚的结论虽然支持了遂宁是观音故里的传说,但结论本身却与民间传说之间也还有不一致的地方,而且,观音文化在南海普陀山得到充分的发扬,成为公认的观音道场,所以要得出一个让大家都认可的“遂宁是观音故里”的结论,确实不容易。通过学习有关的佛教知识,我了解到,佛和菩萨为了普渡众生,常常化身来到人间,以众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开示众生,如弥勒菩萨就化身为布袋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