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字为指事字,甲骨文字形,象劈开的木片。(战国时期的尔字写法)(南北朝·泰山经石峪)(清·伊秉绶·隶书八言联)二、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的很明确,大家一定把中这个字的进化或者叫演变过程说得非常清楚了,本人不再重复,并非常赞同朋友的观点和解读。
1、“片”字的草书怎么写?
“片”字为指事字,甲骨文字形,象劈开的木片。本义:劈开树木之类,《说文解字》解释:片,判木也,从半木。段注:“谓一分为二之木片,”片字看似简单,其实要写好看非常难,我们选取历代书法名家的几种经典写法,对其技法进行分析、讲解:1、晋·王羲之·普觉国师碑王羲之的写法,分解成为左右两笔,左边一笔逆势回锋,与下一笔呼应,右边写得非常优雅生动,最后一竖,使整个字又有鹤立鸡群的感觉,赞!2、唐·陆柬之·文赋陆柬之的写法来源于王羲之,稍有逊色。
3、明·文徵明·渔父词十二首文征明的行草书,改变了笔画顺序,一笔写就,比比呼应连属,气韵不断,4、现代·启功启功写法很像王羲之,笔画更加干练,挺拔,这种写法更接近与今人的审美眼光。5、徐渭草书这种写法其实非常张扬,独具匠心,左边一撇盘曲如铁,似有千斤之力,右边上下对比,一张一驰,有意收缩末笔写法,使整个字耳目一新,
2、有人问我,我的赵孟頫的字怎么写的这么好,我说我学的王羲之,你觉得呢?
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如果你不说你学的王羲之,我也认为你学的是赵孟頫,其实,这也属于正常的现象,赵孟頫的书法就是学自王羲之,但是,因为赵孟頫没有完全学成王羲之,所以被世人称之为简化了的王羲之。仔细看呢!你确实是学王羲之,但是,你对方笔的理解与赵孟頫有相似的地方,没有了方笔,而且越得还很好,也就被理解成了王羲之。
3、“尒”字怎么读,这个字的意义是什么?
“尒”字是个什么字,怎么读呢?我们先来看以下三张图片:(唐·国诠·善见律)(唐·颜真卿·多宝塔碑)(现代启功)一、以上三张图其中第一张就是题主所问的汉字,这三张图片是不是很相似呢?是的!这三种写法其实都是同一个汉字——“尔”字,都读音er!前面两个是古代的写法,而后面一个在古代文献中没有,约清代以后才出现!可以说,题主这个写法才是汉字正宗血统!从以下春秋战国、南北朝书法文献可以得到应证:(战国时期的尔字写法)(南北朝·泰山经石峪)(清·伊秉绶·隶书八言联)二、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的很明确:《说文解字》本作“尒”字,后世多以“尔”字为之,
见下图:小编猜测:“尒”字改为“尔”字,可能与行草书写法有关,行草书写法,由于笔画连带和呼应的关系,写起来像“尔”字,如下图:(晋·王羲之·不快帖)(晋·王羲之·十七帖)(元·康里巎巎·柳宗元梓人传)三、再来看看“尒”字的意义是什么?见下图:更多书法技巧与精彩内容,请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4、中这个字是如何进化到如今的模样?
大家一定把中这个字的进化或者叫演变过程说得非常清楚了,本人不再重复,并非常赞同朋友的观点和解读,目前中这个字在中原,特别是在河南还在普遍使用,且实用率非常高。其原因:一,中原是华夏文代发祥地,中即中心,政治中心,地域中心。经济中心,军事中心,老子,孔子,孟子,鬼谷子等等教育家,哲学家,军事家,科学家等等数不尽的历史伟人,他们的家乡相近也就几百里地,都认为这里是华夏中心。
二,老子与孔子家乡更近,孔子多次找老子请教学问,儒家思想的初型,也诞生于中原大地,并主张中庸之道。几千年来是我们的国学和行为标准,三,中在河南可解释为:中间,中央,可以,同意,好的等多种含意,其最重要的还是中庸之道,体现了中立,公平,公证,正意,不偏不相的世界观和处事哲学,按现在讲有不讲阶级立场之嫌的假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