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晴是人心灵的窗户,观人先观眼,特别是眼神,然后才看其他。面相也是相,有经验有才能者,是可以通过察知人的面相动作来探知内心活动,窥见其人性品德等方面情况的,传统相学是面相、手相、身相等相术的统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后一类面相特征,根据面相判断一个人的好与坏有时是靠不住的。
1、颜值高的人都是好人吗?你怎么看?
对于这个问题,但凡有点社会经验的人答案应该都是差不多的。确实,长相的美丑与人品的好坏没有直接的联系,在农村种过田的人常说,别看“歪瓜裂枣”,吃起来往往更甜,更好吃;大鸭梨看上去挺鲜亮,可能里面有虫子。这就是说,不管是人也好,东西也罢,千万不要只看外表,不要只通过外在的一些表象或表现,就武断做出判定有时真的会上当的,
说起来,挺有意思,前几天,我就连续吃了两次小亏,而且是摔着同样的坑里。头一次,我买菜回来,看到路边一个慈眉善目的大娘在卖白菜,那白菜看着很新鲜,收拾得很干净。大娘也不住嘴地夸她的菜如何如何好,我没有多想,也没仔细查看,随便要了一颗。回家后我打算弄个烩菜,结果切开白菜一看,我傻眼了!整颗菜只有外面的大帮子是好的,里面的心都坏了!第二回,是一个看上去挺憨厚的大哥,拉了一三轮车的白菜,颗颗都挺水灵,叶绿帮白,卖相不错,
另外价格还便宜,两块钱一颗,论颗不论斤。大哥说,菜是自家种的,吃不完才拿出来卖的,所以买完就完,过称太麻烦,我觉得人家说的有道理,又随便搬了一颗回去。结果与上次一样,又没有吃成烩菜,当然,两颗白菜扔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里面反映出的问题却让人值得考虑。看上去最不会骗人的人骗了我,经常买菜的我竟然不知道看一下菜的好坏,两次被忽悠了!想一想,怪好笑,
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原因,我被他们的外表蒙蔽了,觉得他们是好人,不会骗人,值得信任,所以,对菜就没有认真看一看。同样的道理,颜值高的人,也未必就是心地善良的好人,就是可以相信的人,外表是父母遗传基因决定的,但人的好坏则是受后天因素影响养成的,是人内在修为的一个体现。颜值与人品是没有直接关联的,颜值高,人又好的人不少;长的丑,人不咋滴的人也不少,但这不能说明一切。
2、为什么好人看起来像坏人,而有些坏人看起来有很像好人呢?你怎么看?
谢谢老师邀答!在回答问题之前,我先提一本书《冰鉴》,作者是曾国藩,这是一本近代相术集大成之作。曾国藩有十大学问,其中就有相术,他写过一段相术口诀:“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这几句话可谓相术的精华,秘诀。曾氏在家乡组建湘军,对每个来投军的人都亲自面试,然后再量才用人,可谓知人善任,
《清史稿》载:“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竦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老话说:“人不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又说:“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讲的真对!像曾国藩这样相术大师,也有走眼的时候,他给自己选的五个女婿,只有一得了善终,一个短命,三个不靠谱,由于以貌取人,曾氏对部下的看法,也有非常不准的时候。
例如,曾氏看程学启就严重走眼,程学启身材五短,貌如书生,自从程氏从太平军那里,投降湘军后,屡立大功,深受曾国荃赏识,认为是个人才。曾国藩则认为程学启是瞎蒙的,不可重用,李鸿章向曾国藩借程学启,给自己。曾氏同意,程学启到上海后,练成最早使用洋枪的清军。由于程氏身先士卒,作战勇猛,为清廷立下赫赫战功,授程氏为江西南赣镇总兵,以提督记名,并予一品封典,
3、好人,坏人,老好人,假好人,好好人,老实人,该怎么区分?
人心复杂,很难从表面去判断一个人的好坏,但对于好人和坏人的区分有一些基本的原则:1、好人:一般会乐于助人,对于别人的赞美也不拒绝;2、坏人:一般会人前牛气,背后紧张,到处宣扬自己很坏;3、老好人:一般受人欺负也不反抗,如果反抗那也是玩狠的;4、假好人:一般帮助别人后不超过3天就会自己说出来寻求一点回报;5、好好人:一般乐于助人后不留名,对于表扬也很淡定,就是受欺负了也不多说;6、老实人:一般比较守规矩,很诚实,但涉及到利益同样也会玩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