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对联左右问题已经完全解决了,但在此处还要给大家提两个小建议;1、贴对联一定要因地制宜,每副春联寓意不同,千万不要贴错地方。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贴上一副或几副对联,根据平仄关系,可以区分大部分的对联,但是部分对联尾字平仄区分不明显,那就根据对联所属内容的先后顺序,还有对联的气势来确定。
1、春节贴对联怎么样区分左右联?
关于怎样区分对联的上下这个问题,我曾经作过两次回答。由于刚开始答题是觉得好玩,对这个问题回答的不够完善,今天我就把这个问题详细的解答一下,以供大家参考!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贴上一副或几副对联,要说把对联贴反了的却实不少,我们经常见到。要分别上下联,其实很简单,无论对联的字数是多少,上联末尾的字是仄声,下联末尾的字是平声,
以普通话为标准,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我们分别了上下联,还要懂得怎么去张贴,要知道哪为上边,哪为下边,一般来说是左上右下,究竞哪是右边,哪是右边呢!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笔者认为,人站在大门外边,面对大门,左手边贴上联,右手这边贴下联,这是通过国家部门——《文字改革委员会》决定的,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的文字格式是右起左落的竖式,而世界各国的文字几乎都是左起右落的横式,文字改革是与时(世)俱进。
2、贴春联如何分左右?
现在的春联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横联,也就是春联里贴在门框上边的部分,还有一个是直联,就是分贴门框左右的部分,要想贴好直联,不引来人们的笑话,就要解决好两个问题。第一,分清上下联,到底是左为上还是右为上,(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先读的贴在哪边的问题)要想分清上下,第一要根据横联文字顺序,也就是看横联上的字,到底是从左到右,还是从右到左。
大家都知道,古人无论是写字还是书籍的排版,都是从上往下,从右往左,这是因为在造纸术发明前,古人要先将字写在竹简上,然后再穿起来,无论是为了穿竹简方便,还是写错了替换方便,都是从上往下从右往左最为实用,而且在竹简上写字,右手要写字,左手自然只能拿着。这样长期发展下来,古人就养成了从上往下,从右往左的书写和阅读顺序,
(图为传统从右往左的春联)而这种顺序,自然就延伸在了春联上,所以以前的春联,都是右联在上,左联在下,横联从右往左。而现在的春联并不完全拘泥于这种形式,所以还是依照横联字的顺序来判断哪边是上联的好,(图为从左往右的春联)第二,根据平仄对应上下联。(就是所谓的哪边先读的问题)既然已经确定了哪边是上联所在位置,那就要把正确的上联放上去,
可是对联本就是从骈文演变而来,又借鉴了诗歌传统,讲究的就是对仗工整,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要想分清,确实有点困难。那我们就从对联的要求来说起,通常直联的每幅最后一字有平、上、去、入等声韵(接近国音四声法,但有出入),一般应上仄下平,就是上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上声去声和入声,下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在平声,听着好像有点绕口,可以举个例子说一下。
“好时代好风光处处有好人好事,新社会新气象天天谱新曲新歌”,上联就是这副春联的上联尾字“事”是四声,即仄声,下联尾字“歌”是一声,即平声。一般地说,如尾字是三声、四声的(仄声)是上联,如尾字是一声、二声的(平声)是下联,根据平仄关系,可以区分大部分的对联,但是部分对联尾字平仄区分不明显,那就根据对联所属内容的先后顺序,还有对联的气势来确定。
不过现在的对联大都为批量生产,很少出现特殊情况,现在对联左右问题已经完全解决了,但在此处还要给大家提两个小建议;1、贴对联一定要因地制宜,每副春联寓意不同,千万不要贴错地方。尤其有些地方有小对联,往猪圈或者车上贴的,千万不要贴错,那就闹笑话了,2、选择春联一定要根据门的大小来选择,不要一味求大,就像人穿衣服,合身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