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毛笔字与写好钢笔字两者之者究竟有多大的关联性?
谢谢邀请!【此文系原创】 写好毛笔字与写好钢笔字两者之者究竟有多大的关联性?这个问题提得好,我很有兴趣和朋友们一起来探讨。我觉得这个问题提法换成:“写好钢笔字与写好毛笔字两者之间究竟有多大的关联性?”更好些,毕竟钢笔比毛笔产生的年代要晚。我认为除了所使用的书写工具性质不同外,写好钢笔字与写好毛笔字两者之间的各个方面都有关联性。
无论从用笔、结体,还是从气韵布局等方方面面这两者之间都有相通之处。要想写好钢笔字有两种主要的练习方法:一是先练习一个阶段的毛笔字,然后再练习钢笔字,这样练习的好处在于对毛笔字的用笔方法和结构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再练习钢笔字,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也可以不练毛笔字,直接从练钢笔字入手。但我建议最好以毛笔书法字帖为临习的范本来学习钢笔字比较好。
通常我们说一个人毛笔字写得好,其钢笔字也能写得好。众所周知毛主席的毛笔字写得洋洋洒洒,独步古今,他老人家的钢笔字和铅笔字也同样写得气宇轩昂,非同凡响。这里说个小插曲,我曾经在新华书店看到一本由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硬笔书法选》,收录的毛主席硬笔书法内容相当丰富,很多是难得一见的手稿,看得我爱不释手,当时由于囊中羞涩没买,后来就再也没见到了,至今都很懊悔不已。
学习书法,用笔技法的训练和审美能力的提升哪个更重要呢?为何?
笔法技法与审美能力,两个相符相承,最开始学书法,大多是源于对书法的热爱,具体来说,其初心就是因为觉得某大家书法的某种美吸引了你,如欧阳询的中宫紧致,平正峻峭,褚遂良笔画秀劲,线条刚劲有力道,颜真卿的雍容稳健,王羲之的不激不厉风规自远。这时审美取向是具有启蒙作用,就是常说的"师傅引进门,修行凭个人"。然后就会勤学苦练 或拜师学艺,或上书法班,或自己随心所欲的自由书写,开心就好。
从而开始从最初的笔画学习,进而笔法结体技巧训练 ,再而心摹手追,然后经历"字无百日功"的摸索阶段。这个时期,用笔技法起决定作用,否则光说不练永远是"眼上谈兵"。然而随着书法水平的提高,大多人还会经历过"眼高手低"的平台期 ,即觉得自己越写越退步, 甚至还不如最初才学的字 。其实不是这样的 ,这些情况说明你的审美能力已经有了很大提高,看的名家法帖多了,审美眼光越来越挑剔了,只有眼光提高了 ,你才有可能笔下功夫得到提升 ,这个时候审美标准是起很大作用的。
所以笔法技巧训练和审美能力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跷跷板模式,或者叫螺旋式上升通道。相互促进的过程,各个时期都会发挥各自的重要作用。而最终进入书法艺术殿堂 ,拼的是学养,才分,还有审美眼光的超常和独具慧眼的创作能力。 只有这样, 才能融百家之长 写出自己独有的美的意象 也就是书法艺术格言——"不学古人 是为无法 尽学古人 何处着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