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雨水节气这天,出嫁的女儿们就会早早起床,收拾打扮好之后,就会带上事先准备好的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雨水节气一到,就表示雨水开始增多了,老话说“一场春雨一场暖”,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天气也要逐渐暖和起来了,又逢雨水节气,在农村地区雨水节气都有哪些习俗呢。
1、2018年清明天气会下雨吗?
实话告诉你,今年清明节前后天气很不好,不仅仅会下雨,而且会刮大风、大降温,南方还会雷电交加。这是因为,清明节前后会有一股强大的冷空气来到我国,中央气象台的中期预报中已经明确提出,在清明节小长假前一天,将有一股“强冷空气”南下进入我国,4-6号影响我国全境。需要知道,“强冷空气”这个词分量很重,一般用到这个词,发寒潮预警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我们也会把这股冷空气叫做“清明寒潮”。现在都4月了,为什么还会有所谓“清明寒潮”?用气象术语说,就是我国上空的西风带已经平直了一个多星期了,全国大部偏暖也有近一个月了,西伯利亚的冷空气过不来也有一两个星期了;用大白话和最通俗的道理讲,凡事过犹不及,我们国家3月份太暖了,暖的过分了,也该降降温了,像3月27日,河北、河南、陕西、山东都出现了30度以上的“高温”,石家庄达到了33.5度,创造了3月新的历史纪录,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3月27日下午1点全国高温榜其实天气大形势,从3月27号晚上就已经变了,北方大风呼啸,冷空气一个接一个,沙尘不断--这叫“热极生风”,降温已经开始,当然,3月28号的大风、沙尘、降温,只是小意思,因为冷空气只是漏下来一部分。接下来到4月初,冷空气南下越来越大,冷空气也越来越强,到4月4号,整个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西部的冷空气会全部南下,这就导致了“清明寒潮”,
现在离清明节还有一星期以上,清明寒潮到底会多厉害,还取决于西风带的抖动程度、台风杰拉华的情况、热带海洋水汽的输送情况。如果西风带抖动厉害、暖湿空气还特别强,不排除北方再下春雪,南方出现比3月上旬更厉害的强对流;如果暖湿气流萎靡,可能是大风降温最厉害,南方雨小一点,北方也没雪,当然,环流大调整、清明节来坏天气的趋势,越来越清楚了,还请各位密切关注。
2、2018年辽宁的降雨量趋势会如何变化?
不论是气象部门还是水利部门,都认为今年辽宁的降水量会比较大,去年春天,辽宁是比较旱的,今年截至到目前为止,辽宁的降水量已经比去年偏多了两成,但是跟多年平均值相比还是少两成。但是进入夏季之后,辽宁雨水可能会多,特别是今年六月到八月,往年同期全省降水量大概在417毫米,今年预计最高会达到500毫米,比往年要偏多一两成,
降水最多的城市应该会是大连、丹东和本溪,降水量要比往年多两三成;比较缺水的城市是朝阳和葫芦岛。像沈阳、辽阳、鞍山等城市雨量还是会比往年多,但是不像大连丹东那么多,大概会偏多一两成,今年进入盛夏时节以后,最容易发生区域性暴雨的河流是辽河干流、浑河、太子河和鸭绿江下游。那么,今年辽宁省域内的河流会不会有发洪水的可能呢?还是有可能的,
比如辽河干流可能发生中等量级以上洪水,部分支流可能发生大洪水。辽南、辽西沿海部分河流可能发生局地大洪水,此外,像浑河、太子河干流和部分支流、大小凌河干流和部分支流也有发生不同量级洪水的可能。如果洪水来了,市民应该怎样避险呢?首先应该关注官方媒体的报道信息,不要听信谣言,及时掌握避险动态;其次要备足轻便速食食品和饮用水;可适量携带存折银行卡、有效证件、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以备急需;洪水来袭,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坚固的)等地转移暂避,发出信号等待救援,不要盲目入水,
3、又逢雨水节气,在农村地区雨水节气都有哪些习俗呢?
又逢雨水节气,在农村地区雨水节气都有哪些习俗呢?非常巧的是2019年立春是和农历2018年的除夕重合了,所以今年的元宵节又和雨水节气是同一天。雨水节气一到,就表示雨水开始增多了,老话说“一场春雨一场暖”,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天气也要逐渐暖和起来了,那你可知道雨水节气在民间有哪些习俗吗?雨水节气传统习俗之出嫁女儿“回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