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即七月十五祭祖节,我们家乡称为鬼节、节日习俗主要是祭祖、上坟焚烧纸锭、幂钞等。春节是我国的贺岁节,元旦,五一,清明,重阳这些节日都过。道教认为,七月十五是中元地官的生日,是地官“赦罪之辰”。我认为节日是要过的,工作压力大,平时在外上班远走它乡,难得有个节日放下假与家人团聚。
中元节是什么节?
中元节俗称月半节,是祭拜已过世的先人,我们当地是农历七月初十晚上烧纸巾接先人回家茶酒相待。十一开始早中餐献饭(好酒好菜,做菜时不能品尝)上午十点多钟和晚上献茶和糕点、水果。七月十三为过年气氛特别隆重,七月十五晚烧纸、献上糕点水果送先人回家。(俗称送老客,近年城市只献一天饭,大部分定在十三日,晚上烧纸送客)。
中元节是什么节日?
中元,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源出道教。道教认为,七月十五是中元地官的生日,是地官“赦罪之辰”。又佛教传说,释加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的母亲死后,堕入地狱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火。目连求助于佛,佛为他说《盂兰盆经》,让他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盆中置百味五果,供养众佛僧,仰众佛僧的恩光以解脱饿鬼倒悬之苦。
中元节的来历是什么?
中元节源自道教,中国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后来佛教改为现现在俗称的鬼节。盂兰节在印度语中意指“倒悬”,“倒悬”指的的是释迦十大弟子目连的母亲死后受饿鬼之苦,不能吃东西。后后来得到释迦帮助。用百味五果供养十方神佛并藉功德救母亲。
农历七月十五,是个什么节日?有什么讲究吗?
七月十五日是民间的中元节中元节这一天,人们除了摆供品祭祀祖先外,也供奉附近的孤魂野鬼,即为一些阳间没有亲属祭拜的孤魂进行施祭,使其尽早投胎转生,以尽行善之意,这就叫“普渡”。举行普渡当天下午,要在家门前“拜门口”,每家每户都要在门口摆上丰盛的饭菜以及其他食物,每盘菜上面都要插上一枝香,用来祭拜。有些地方七月半的普渡很隆重。
他们先在广场上搭起十几米的台子,上面摆满各式各样的供品。祭拜孤魂野鬼后,便将祭品往台下抛,让那些贫苦者抢夺,这就是“抢孤”。抢孤的人在台下用网袋张开口,承接抛下的祭品,在台前还立有一纸糊的青面獠牙鬼王或称孤王。“抢孤”活动据说是因为七月普渡,鬼魂聚集,互相抢食,为了怕它们流连忘返,人们才这样做,当鬼魂看到一群比自己抢得还凶猛的人时,会被吓得逃走。
《辞海》说:“人死后精灵不灭谓之鬼,或万物之精怪亦谓之鬼。民间之说鬼来无影去无踪,形象恐怖,魔力无穷,常常在夜间作祟捣乱,人们对它又敬畏,又恐惧。鬼观念本是虚幻、想像的产物。但不知不觉中,鬼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悄悄进入我们的生活。”其实,人和鬼实质上是同构的,鬼是以人为参照物的,只是鬼被赋予了可怕、丑陋的形象。
万圣节是什么节?在我们中国算不算一个节日?
我认为节日还是要过的,工作压力大,平时在外上班远走它乡,难得有个节日放下假与家人团聚。中国人节日本就多,祥细就不列举了,如果要将所有节日过完那就不用干事了,看来还是过有影响的比效重大节日实际点。国庆节是全中国人民的头等大事非过不可,以示庆祝。春节是我国的贺岁节,元旦,五一,清明,重阳这些节日都过。至以那此外国的鬼老节本人一律不可,为什么?因为我们还有很多节都过不来。
什么是“中元节",“中元节“这天有什么习俗?
中元节,即七月十五祭祖节,我们家乡称为鬼节、节日习俗主要是祭祖、上坟焚烧纸锭、幂钞等。“中元节”,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道教认为七月半是地官诞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来到人间探望自已亲人吃食供奉,而无主孤魂会在人间游荡。所以这一天老人会嘱咐孩子们下班早早回家,晚上不要出门去瞎逛,更不要夜不归宿,因为,这天阴气重,免去遇上"邪物”晦气缠身。
“中元节"这天老人还嘱咐不可买鞋子,夜晚不要拍照,不要照镜子。室内不挂风铃和铃铛,据说这两样东西可以进行阴阳两界物质传递,会招开不好东西。"中元节"这天我们家乡家家吃饺子,必要吃鸭子,鸭子的的谐音是“压",可压住不好的东西。“中元节”一年已过半,也正值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立秋后第一个月圆的之夜,我们这里讲究人家会摆上供桌及秋季果实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