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人穷人饿还告诫人“山上不捡肉,现在生活变好了,更不应贪便宜随便捡,随便吃。有成语“守株待免”就想凭侥幸,不劳而获,占便宜是不好的,捡山上肉又吃之,说不定就会惹来大祸。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很好,但不要总想占便宜,天上掉馅饼,山上捡肉,水里捡鱼,俗话也说,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靠捡望捡是不现实的,甚至会惹祸招灾的。
农村俗语“正月莫捡鸡,腊月莫捡鱼”什么意思?这些忌讳有道理吗?
这句俗语上半句的意思是说,在正月份的时候去到山里面干活,或者是在路边看到有死亡的野鸡了,切不可想着把它捡回家去食用。有些地方也说成是“上山不捡肉”,意思就要更广泛了,不只是野鸡不能捡,凡事山里死亡的一些动物的尸体都不要捡回去食用。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在冬季的时候,这些野生动物死去以后,因为气温低就算是很长一段时间也不会腐烂,这样就会有一些细菌和病菌滋生。
同时这些动物是如何死亡的也不得而知,或许是吃了有毒的东西,或者是被有毒动物咬死了,还有可能是因为生病死亡了。无论是那种原因引起的死亡,人在不清楚的情况下食用,真的很危险。听村里的老人说,以前村里就有个老光棍,在山里捡了一只死去兔子回家食用,后来没过多久就生病去世了。古人提醒在正月份的时候不能捡死去的,来历不明的野鸡食用,就是要我们远离危险。
后面一句“腊月莫捡鱼”就更好理解了,字面的意思是在寒冬腊月的时候,看到水面有“死去”的鱼,也不要去捡。在冬天的时候,天气非常的寒冷,尤其是在腊月份的时候,这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很多的水面这个时候都会结冰。而有些鱼也会因为天气寒冷,就会浮到水面来,然后就会被冻住了,看起来就像是死了一样。而等到中午太阳大了,水面解冻了,鱼又会游走。
去捡这样的鱼是很危险的,一来是天气冷,人穿的很多,行动不便。二来是水面结冰以后很滑,一不小心就可能掉进水里面去,这是相当危险的。切不可因为口腹之欲,而将自己置于危险之地。笔者这里还想再说一句,那就是在一些马路、车站有时候也会看到一些丢在地上的钱包,或者是值钱的东西,遇到这种情况也尽量不要去捡,这有些可能是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故意放在这里,然后就等着别人上当受骗。
古人所总结的这句俗语,其实是非常有道理的,这些禁忌在今天看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却是古人的经验之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是应该谨记,尤其是出门在外了,如果独自一人发现在马路上,车站等人流量很大,但是却在一些显眼地方有之前的东西掉落在地上,切不可有占便宜的心态,要记住占小便宜吃大亏,这也是俗语“正月莫捡鸡,腊月莫捡鱼”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农村俗语“捡到死狐狸,吃了不死都脱层皮”是什么意思?为何这样说?
死狐狸颇有骂人的意思,死狐狸,死狐狸精,狐狸被人们认为是一种骚肉动物,在我们老家,莫说死狐狸,就是活的狐狸大家也不愿意吃的。其实狐狸肉是可以吃的,好好处理、把它身体里的骚腺剔除是可以吃的,但农村俗语里:捡到死狐狸,吃了不死都得脱层皮。这句话很明显是告诫大家,如果进山捡到死狐狸,大家可别因为馋肉而捡回家吃,老人们运用了夸张手法来形容吃死狐狸可能产生的后果:吃了不死都脱层皮。
其实这个捡死狐狸不能吃是有两个理由让农民自觉自愿拒绝吃的。第一个理由是:死狐狸只是山里动物的代表,农民们用它来代表山上死掉的所有动物的尸体。而农村素来有,山上不捡肉,水中不捡鱼的说法。因此死狐狸就是山上不捡肉那个肉的代表。死狐狸,死野鸡,死兔子,甚至死野猪等等很多野生小动物,死在山上的这些肉尸体,农民们基本上是不愿意捡回家吃的,因为大家知晓没有无缘无故的死亡,老死或者受伤死掉的动物倒是可以捡,但这样死掉的动物尸体基本上很快被山里的食肉动物给吃掉,既然食肉动物都不愿意吃的尸体,那就说明这样的尸体肯定存在问题了,比如生病死去,这可能就是个病原体,中毒死去,那就是毒原体,又或者尸体里有很多细菌、寄生虫什么的,都是大家所惧怕的东西,可别真的捡回来吃了有生命危险,因此大家用一句话来总结它的利害性,告诫大家入口的东西不敢乱吃。
第二个理由是:这第二个理由纯粹是无稽之谈,今天小编来说一说,大家可拿来当笑话听一听,然后一笑而过就好。狐狸在古代是被认为有灵性的动物,据说有很多狐狸是可以修炼成精的,因此会有狐狸精的说法,传说狐狸具有报恩和报仇爱憎分明的性格,若是救了它们,有可能以后会得到它们报恩,那么反之,若是得罪了它们,这种动物会想方设法报仇的,因此如果在山里发现了狐狸的身体,千万别想着拿回家做美味的狐狸佳肴来吃,能帮忙挖个坑掩埋就尽量帮忙掩埋吧,不能帮忙掩埋的话,也万万不能把它捡回家吃掉,用老人的话来说:万一它有伴侣呢?万一它有子女呢?万一被寻仇了,这事当然是不死也得脱层皮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