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晋南,在山西很多农村过去都有这种风俗。山西地势狭长,南北跨度大,民族分布多,各地区春节民俗也不尽相同,主要有,晋南地区晋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春节习俗体现着祈求祭拜土地、供灶王、添仓节等活动;晋南春节祭祀活动十分普遍,有尧庙、后土祠、大槐树等一系列庙会活动;威风锣鼓、抬阁、背冰、跑鼓车、高台花鼓等民俗活动都极具特色。
1、山西春节都有哪些好看的民俗?
山西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自古就有人类活动,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从108万年前的芮城西侯度遗址,到10万年前的丁村人,以及旧石器时代沿着汾河和大同、朔州地区出现的原始部落;从4、5千年时期的陶寺遗址的发掘,印证了尧舜禹时期的史实,这些历史无不散发着人类文明的光芒。山西地势狭长,南北跨度大,民族分布多,各地区春节民俗也不尽相同,主要有:1、晋南地区晋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春节习俗体现着祈求祭拜土地、供灶王、添仓节等活动;晋南春节祭祀活动十分普遍,有尧庙、后土祠、大槐树等一系列庙会活动;威风锣鼓、抬阁、背冰、跑鼓车、高台花鼓等民俗活动都极具特色,
2、晋中地区晋商文化浓厚,形成了请财神、放禄马、送穷神等民俗活动。春节社火丰富多彩,“南庄的架火,太谷的灯,徐沟的背棍、铁棍爱煞人”,平遥古城春节期间的民俗文化也已经形成规模,3、晋北地区地处边塞要地,主要有火流星、踢鼓秧歌、九曲黄河阵等等。点旺火是当地春节期间的特色民俗,怀仁旺火规模宏大,造型考究,已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晋东地区有丰富的地域历史文化和地方崇拜,遗存有众多的上古神话。如:上党八音会、干板秧歌、瞪眼家伙等音乐活动非常丰富,荫城的上党铁礼花与当代焰火燃放同样精彩,平顺独辕四景车赛会、武乡顶灯都是当地独特的春节社火活动,5、晋西地区春节期间有伞头秧歌;柳林盘子会高搭彩盘;中阳剪纸、孝义皮影木偶、文水坛坛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精彩纷呈。
2、晋南“十大怪”都有哪些怪?
在山西晋南,有很多流行的风俗,在外地人看来特别奇怪,今天就来扒一下都怪在什么地方,1、房子朝天盖。晋南人由于人口多,地方小,所以盖房子的时候没法在面积上取胜,就比谁家的房子盖的高,盖得越高,便越觉得阔气,2、出门带布袋。其实不只晋南,在山西很多农村过去都有这种风俗:出门自带干粮,省钱,由于晋南人多吃馍,所以他们的布袋大部分也是用来装馍的,所以也叫“馍布袋”,袋子口用绳一拉就闭合。
3、爱系红裤带,以前晋南人系红裤带是当皮带系,现在的晋南人在本命年也都会在腰上系一条红裤带辟邪。4、凳子不坐蹲起来,晋南人蹲的功夫特别深,有些人,一蹲几个小时是常态。甚至有时候吃饭有凳子不坐,而是蹲在上面5、抱娃谈恋爱,过去晋南人喜欢定娃娃亲,订了亲的两家大人抱着孩子聊天,俩小孩子便在怀里咿咿呀呀,就像在谈恋爱。
6、乱弹吼起来,晋南人一般都是在地里一边儿干农活一边唱,是特有的一道风景线。7、饭锅粘炉台,晋南人做饭都用大锅,因为太重,一般都不会移动,所以干脆用泥粘在炉台上。8、男人不出外,晋南人比较恋家,不喜欢外出。9、光吃辣椒不吃菜,晋南人爱吃辣椒,闻名已久,运城一带甚至把辣椒当菜吃。10、儿子有喜爹插艾,
3、山西农村习俗有哪些?
山西文化习俗有哪些?我来答:林乡人刚子1、闹花灯。元宵节是一年中灯火最旺的时节,可算得上是“火树银花不夜天”了,山西民间的灯火,自然也不例外。当然,这里要把灯与火区分开来,灯,是闹花灯;火,是放烟火。2、闹红火,闹红火又称正月十五闹元宵,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山西各地,闹红火的形式不大相同,相同之处是都在正月十五闹,
有些,是从正月十四闹到正月十六的,也有从正月十五闹到十七的,还有光在正月十五晚上闹的。3、高跷,也称拐子,是由表演者脚踩木跷表演,由于表演者高出一截,观众需要仰起头来或是站在高处观看,所以也有人把高跷称为“高瞧戏”,这种活动在山西全省境内流行甚为普遍,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活动形式。4、跑旱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