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血型中最常用的是ABO血型分类,还有一种是Rh血型分类。大多数人都是在献血、住院、怀孕产检时才知道自己是稀有血型,最普通的稀有血型应该是RH阴性A型RH阴性B型RH阴性AB型RH阴性O型,科学家们已将所发现的稀有血型,分别建立起的稀有血型系统,如RH、MNSSU、P、KELL,KIDD、LUTHERAN、DEIGO、LEWIS、DUFFY以及其他一系列稀有血型系统。
1、除了ABO还有哪些血型?请详细讲讲稀有血型?
谢邀!血型是指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表面的抗原类型。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类型,而与临床关系最密切,人们所熟知的是红细胞ABO血型系统及Rh血型系统,随着医学、生物学的发展,新的血型系统不断被发现,至今为止,仅根据红细胞抗原的差异而确定的血型系统(简称红细胞型),被世界公认的已达15个之多,如ABO、Rh、MN血型系统等等。
其中每一个血型系统又可以分出若干个亚型,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抗原A与抗原B而将血液分成4种血型。红细胞上仅有抗原A为A型,只有抗原B为B型,若同时存在A和B抗原则为AB型,这两种抗原俱无的为O型,不同血型的人血清中含有不同的抗体,但不含有对抗自身红细胞抗原的抗体。如:在A型血血清中只含有抗B抗体,
我国各族人民中A型、B型及O型血各占约30%,AB型仅占10%左右。根据Rh因子的有无可以区分Rh阴性和Rh阳性两种血型,这种血型系统成为Rh血型系统,Rh是恒河猴(RhesusMacacus)外文名称的头两个字母。兰德斯坦纳等科学家在1940年做动物实验时,发现恒河猴和多数人体内的红细胞上存在Rh血型的抗原物质,故而命名的,
凡是人体血液红细胞上有Rh凝集原者,为Rh阳性。反之为阴性——熊猫血型MN血型系统:MN血型系统是由兰德斯特勒和列维利两人在1927年发现的,它根据红细胞上所含M、N抗原的不同,将人体血液分为M型、N型和MN型三种,红细胞中含有M抗原的为M型,含有N抗原的为N型,MN两种抗原都有的为MN型。MN血型系统是独立于ABO血型系统之外的又一个红细胞型系统,
2、稀有血型就是Rh血型吗?
迄今为止,发现人类血型有30余种之多。然而,大多数人都是在献血、住院、怀孕产检时才知道自己是稀有血型,很多电视剧中也都出现过关于“熊猫血”的桥段,这也是大众最熟知的一种稀有血型,什么是“熊猫血”呢?人类血型中最常用的是ABO血型分类,还有一种是Rh血型分类。大多数人的红细胞表面有Rh抗原,被称为Rh阳性,少数人的红细胞表面缺乏Rh抗原,也就是Rh阴性,
在欧美国家,Rh阴性的比例大约占人群中的15%,中国维族人群中Rh阴性血型大约为5%,汉族人的Rh阴性血型比较少见,大约只占人群中的千分之三,由于罕见,Rh阴性血型又被称为“熊猫血型”。Rh血型是如何遗传的?Rh阴性血属于隐性遗传,如果父母中有一人血型是Rh阴性,孩子的血型既可以是Rh阳性,也可以是Rh阴性,
如果父母双方都是Rh阴性血,孩子的血型只能是Rh阴性。“熊猫血”的烦恼:RH溶血病1、新生儿Rh溶血病:多发生于第二胎以后,对于Rh阴性的母亲来讲,如果孩子是Rh阴性,就没有什么问题,如果孩子是Rh阳性,就被称为“Rh血型不合”。初次怀孕时,Rh阳性胎儿的血液进入Rh阴性孕妇的体内,有可能会刺激孕妇体内产生针对Rh的抗体,在下次怀孕时,母体内产生的抗体会进入胎儿体内,攻击Rh阳性胎儿的红细胞,从而发生溶血,虽然Rh溶血病较少发生,但一旦发生,症状较重,可导致严重后遗症甚至胎儿或新生儿死亡,
2、Rh新生儿溶血病的“克星”——抗D免疫球蛋白:令人闻风丧胆的抗体一旦产生,便不可逆转,我们虽然不能消除已经产生的抗体,但人类早已研制出能预防抗体产生的药物,预防性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其可与进入母体血液的Rh阳性红细胞结合并破坏之,进而抑制母体产生抗体。针对每一胎,可监测抗D效价,如未产生抗体,在孕28周及产后72小时内预防性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可有效地预防Rh溶血病,如错过该时限,10天内注射可能仍具有一定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