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点、女生的心理忍耐度不及男生。男生理科成绩好于文科的有64.1%,而女生只有40.4%,对男生来初中阶段,特别是七年级下学期开始,成绩中等的这些男生数学提速特别快,而且理解数学问题比较准确,反应很快,因为女生天生的感性心理,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准备之后,心理会出现懈怠,而男生的抗压能力要比女生的强,所以会出现状态差这种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1、为什么学校里一般男生学数学比较快,女生学语文理解能力强?
据我的经验来说,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初中阶段,而且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对男生来说,初中阶段,特别是七年级下学期开始,成绩中等的这些男生数学提速特别快,而且理解数学问题比较准确,反应很快,这个原因我也曾思考过,得出的结论是男孩子贪玩,再加上懒。特别在小学阶段体现得很明显,字迹差,不愿意动脑筋,粗心大意,拿着一个小玩意能捣鼓几天,
到了初中后,渐渐成熟,心思稳定下来,对于理解性的东西就喜欢了,而对于语文这些偏记忆性东西老毛病就犯了,不愿意记,不愿意背,导致成绩平平。而女生不一样,智力发展偏早,懂事也偏早,小学最能体现:作业工整,努力完成作业,认真按老师记忆各种知识,到了初中,习惯养成,对语文知识背诵很仔细,所以语文成绩也不会太差,
2、高三冲刺阶段,为什么女生的状态要比男生差很多?
感谢邀请。每年高三最紧要时期就是冲刺阶段,这一时期很多学生的成绩停滞不前,而且复习状态也已经不如从前,出现了疲累,因为高强度的复习练习,这种状态出现也是情理之中,不过在冲刺阶段会出现女生普遍比男生状态差的现象,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基于以上分析,高三冲刺,女生为何总是“慢半拍”?班主任:女生状态差是有原因的。
第一点、女生的心理忍耐度不及男生,因为女生天生的感性心理,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准备之后,心理会出现懈怠,而男生的抗压能力要比女生的强,所以会出现状态差这种现象就不足为奇了。再加上成绩的停滞不前,会有焦急的心理现象,女生过分的敏感,就会状态不如男生,一旦出现此种现象,建议女生们抽空放松一下,体育锻炼是最好的解压方式,但要适当,不能过分运动,导致身体不堪重负。
第二点、过分在乎结果,急功近利导致反作用出现,冲刺阶段的压力要比复习阶段大很多,因为急着提高成绩反而导致了复习状态疲累,没有收获与努力对等的成果,在多次的事半功倍的影响下,就会出现焦急、不耐烦的负面情绪,就会导致复习状态差。建议不要过分在乎结果,也不要钻牛角尖,这个阶段的成绩停滞并不代表着高考成绩就是如此,要学会自我安慰,
第三点、学习方法有待调整。冲刺阶段与备考复习阶段不同,复习阶段主要是巩固基础,而冲刺阶段就是考察综合能力,更多的是倾向于技巧答题的训练,试卷答题技巧的总结,以及查漏补缺,在这一阶段就不能再使用漫灌形式的学习方法,而要着眼于技巧方面的锻炼。总之,高考最后冲刺阶段,三大原因让女生状态“不行”,家长帮孩子避免,
3、为什么大多数男生理科好,而女生文科好?
先看一份来自于人大附中的关于未分科高一学生性别和文理科学习时间、学习成绩的调查。学习时间和成绩比较表学习成绩和文理分科意向比较从表中和其他数据我们可以得到这些结论:1.无论男生女生,用于文科学习的时间明显少于理科,2.男生理科成绩好于文科的有64.1%,而女生只有40.4%。文理科时间平均分配的学生中,男生有43.5%理科成绩好于文科,而女生只有23.5%,
3.无论男生女生,理科成绩比文科好的同学,没有一人选择学文。4.家长不干涉孩子文理选择的有57.8%,希望学理的有38.6%,而希望学文的只有3.6%,5.有70.0%和77.1%的男女生表示选择分科主要以兴趣为主导,表示受大学专业影响的男声有48.6%,而这个比例在女生中高达69.8%,所以,影响性别分科差异的因素可能有:1.科目学习的难易确实存在不容忽视的性别因素(社会心理学、生理学等),花费同样的学习时间,男生可以比女生取得更好的理科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