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解梦 > 起名知识 > 起名问答 > 二十四节气今天是什么节气,民俗日历·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今天是什么节气,民俗日历·二十四节气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6 00:07:03 编辑:运气知识 手机版

为了更好的解决农业生产,人们又在二分二至中间添加了其他的节气,于是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鹭、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有一首歌可以方便的记住这二十四个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的名字也非常艺术,比如“惊蛰”就表示打雷,惊动了地下的虫子,“谷雨”就表示雨水充沛、谷物生长,“芒种”表示有芒的作物开始播种,“白露”表示草木上有露珠,天气正式转凉等等。二十四节气的日期当然,在中国古代,人们并不清楚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也不清楚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关系,不过聪明的古人通过“立竿见影”的方法就找到了定冬至的方法。

在冬天,太阳光直射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较低,立起的杆子形成的影子比较长,人们就把影子最长的那一天定为冬至。在夏天,太阳光直射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较高,立起来的杆子形成的影子比较短,人们就把影子最短的那一天定为夏至。按照影子长度的不同,人们就可以定出二十四个节气。不过,冬至表示的是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的时刻,一般并不在正午,所以每年冬至影子的长度也是不完全相同的。

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经过长期的观测和计算,找到了一种测量冬至时刻的方法。再通过两个冬至之间的时间,祖冲之推算出一年的时间是365.2428天,相比于现代人们精确测量出的365.2422天,仅相差不到一分钟。节气日期的确定在历史上也有变化,在祖冲之编纂的《大明历》中首先要确定每年冬至的日期,然后再按照每过15或16天一个节气的方法来定出其他节气,这种方法称为平节气。

到了元代,郭守敬等人主持编纂了更加准确的《授时历》一直使用到明末。但是,由于这部历法没有考虑到近日点进动现象,误差逐渐增大,以至于错误的预报了日食日期。崇祯年间,徐光启等人成立历局编纂新历法。徐光启受到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的影响,聘请了欧洲科学家翻译哥白尼、第谷、开普勒等人的著作,最终完成了137卷著作《崇祯历书》,书中介绍了西方的天文学理论和数学计算方法,并依据西方的方法计算得到了天文日期表。

只可惜,这部历法还没来得及使用,明朝就灭亡了。后来康熙皇帝决定使用这部历法,并改名为《时宪历》,在这部历法中,将节气的规定改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每转过15度角为一个节气,这种规定节气的方法称为“定节气”。在冬天,地球转动速度快,两个节气的时间间隔短;而在夏天,地球转动速度慢,两个节气的时间间隔长。总之,24节气是依据地球公转确定的,而公历也是根据太阳公转确定的,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每年每个节气的阳历日期都基本确定了,前后不超过一两天的差别。


文章TAG:二十四节气节气日历民俗二十四节气今天是什么节气民俗日历·二十四节气

最近更新

起名知识排行榜推荐